鼠之三害兩功
文/文化信使 王中原(遼寧朝陽)
庚子年即將來臨,未能免俗,說說老鼠。
鼠有三害:一曰盜吃糧食,二曰破壞物品,三曰傳播疾病。
因此,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平心而論,老鼠盜吃糧食是其生存所必需,沒有一種生物傻到把自己餓死,本來算不得什么大事。巧合的是,糧食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且糧食是人類“汗滴禾下土”的結晶。老鼠與人爭食,自然罪莫大焉。
破壞物品,似乎也并非老鼠的主觀故意。它的門齒發(fā)達,無齒根,終生生長,常借嚙物以磨短。若將其置于玻璃瓶中,牙不得磨,其齒瘋長,口不得閉。老鼠嚙物本為磨牙,它也不知何物有用,何物無用。
至于傳播疾病,更非其主觀故意。在傳播疾病的過程中,它并無好處可撈。
站在人類的角度上,老鼠自然是害獸,盜竊、破壞、傳病,罪大惡極。
老鼠又是個背鍋的角色。人們把一些不好的人比作老鼠,造出許多成語典故,老鼠便替這些人背了鍋。比如:碩鼠、官倉鼠、鼠目寸光、鼠竊狗偷、鼠肚雞腸、賊眉鼠眼、膽小如鼠、抱頭鼠竄、城狐社鼠、貓鼠同眠、投鼠忌器……看似寫鼠,實是寫人。
這樣一種害獸,亦有兩功。
其一,有些礦工將老鼠奉為“窯神”。老鼠與井下礦工和平相處,礦工吃不了的東西會給老鼠。因為老鼠就像高靈敏度的全能探測儀,能預知塌方,感知瓦斯泄露、氧氣稀薄、毒氣溢出。當發(fā)生火災或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時,老鼠會集體逃跑,人就知道有危險了。
其二,從20世紀以來,老鼠一直在充當人類醫(yī)學研究的“老黃牛”,它們既是研究疾病的工具,又是檢驗藥物作用的“實驗者”,為人類戰(zhàn)勝疾病做出了巨大貢獻。
美國緬因州的約翰遜實驗室在醫(yī)學研究界是個大名鼎鼎的地方。在這個實驗室提供的小老鼠中,有一些患有人類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松癥、阿爾茨海默病等。
鼠之害,盡人皆知,它的“智商”和強大繁殖力以及無限適應力,尤其令人頭疼;鼠之功,在于人之開發(fā)利用,據說有人將利用鼠齒的強大生長力做文章,造福人類。
2019-12-30 17:09
小鏈接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