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莘莘學(xué)子
詞林正韻第一部平
文化信使/李玉江 編輯/雅賢
古今中外懂,
地理天文通。
東西南北融會,
兼寫夏秋冬。
求知孜孜不倦,
學(xué)問腳踏實地,
可謂人中龍。
心存志高遠,
腳下意千重。
秀才好,
探花茂,
壯元紅。
江河橫渡,
文貫天宇耀星空。
昂首嫦娥奔月,
俯瞰五洋戲鱉,
一脈相傳同。
華夏萬年景,
鳴唱錦雞東。
行香子•荷塘
詞林正韻第三部平
唐龍原創(chuàng)20170701
鶯雀鳴啼,
花影閑姿。
薄霧透,荷葉垂絲。
映然成趣,
香滿長池,
恰風兒爽,
云兒蕩,
水兒漪。
遠山披墨,
鳴蟬畔柳,
笛音飛,蛙和依稀。
千回曼妙,
韻舞成詩,
訴心中事,
眼中意,
夢中儀。
鷓鴣天•七月流火
詞林正韻第七部平
唐龍原創(chuàng)20170702
(一)
七月流火迎首天,
南湖又憶蕩紅船。
波光瀲滟曲新賦,
之火星星可燎原。
拯萬眾,挽狂瀾,
雄獅怒吼震坤寰。
披荊斬棘除駭浪,
華夏開創(chuàng)新紀元。
(二)
紫荊花開茂又繁,
芳香彌漫廿周年。
滄桑歷盡劫難退,
盛世欣逢換貌顏。
中國夢,共攜攀,
東方崛起意闌珊。
炎黃再把華章續(xù),
神宇重書壯麗篇。
臨江仙•來去風與電
詞林正韻第十一部平
唐龍原創(chuàng)20170703
流火三日驚雷起,
晨來暴雨崢嶸。
如歌如訴長天傾,
少了鶯和燕,
舍外落飛英。
解渴何必江湖海,
更俱漁米刀耕。
上蒼哪管眾人評,
去來風與電,
霞慰又云蒸。
(連續(xù)幾天的高溫燥熱后,七月二日晨,天公喜降甘淋,故記之)
水調(diào)歌頭•斜臥聽天籟
詞林正韻第十一部平
唐龍原創(chuàng)20170704
斜臥聽天籟,
遍地起流聲。
風吹彎柳撈月,
輕擾野蛙鳴。
夜色柔和靜謐,
霓彩嬌羞閃爍,
偶爾見飛鶯。
水面波紋瀲,
岸畔傳馨箏。
廊橋跨,
草甸坐,
水邊行。
心生禪念,
小扇輕挑戲蟲螢。
塵世紛紛擾擾,
自當清清醒醒,
名利不須爭。
身置五行外,
意澈得魂澄。
水調(diào)歌頭•朝陽
詞林正韻第二部平
唐龍原創(chuàng)20170705
遼西中國地,
廣袤育朝陽。
鳳凰磐涅鳴矣,
梧桐立高岡。
但使龍城飛將,
胡馬陰山焉渡,
三燕慕容皇。
悠悠凌河水,
烈烈古今荒。
建州址,金遼塔,牛河梁。
錚錚鐵骨,
尚志濺血寇頑亡。
同佑兩佛舍利,
共記天驚石破,
奇寶異珍藏。
小戲歌盛世,
大美譜華章。
小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