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難頌》
《受難頌》
文化信使/遼西雷子 編輯/雅賢
不可以獨享歡樂。歡樂是死亡的代名詞。
不可以暗中悲泣。悲泣只會讓亡魂不安。
立秋之后,大地還會有一次受難
這痛苦的分娩。讓高枝上的果實甜蜜中夾著
淡淡澀與酸。豐盈漸漸走向虛空;
而繽紛步入澄明。這斷臂之痛,這血
鋪成的燦爛織錦,這回天之光,
這再無以言說的離經(jīng)叛道:
所有內(nèi)心的負枷者,讓天空低垂。
菩提樹不遠。而我們不能走近。
因火還在燃燒。我們必須等待火光的熄滅。
因冰層還在凝結(jié)。我們必須等候冰與水渾然同體。
背叛者還在背叛的路上,我們不能單獨抵達終點。
雨水連天的七月,疊在一起也只有七天。
第一日花開。第二日果實結(jié)痂。第三日痂口腐爛
第四日腐爛娩出漆黑的太陽。第五日鴉群飛過曠野
第六日烽火連天,西天即東天。第七日,
第七日生者閉目。死者睜眼:
要敬畏這七日受難。所有苦難終將圓滿。
要敬畏死。更要敬畏生。無死無生。死生一體。
要克制。要寬恕。更要感恩。澄明源于自律。
“所有藝術(shù)的靈性都從慈悲中誕生。”
我曾是你。你曾是我。陌生。熟悉。擁抱。
怨憎。別離。你是我。我是你。我們從不曾
真正分開。猶大最后之吻,耶穌也只是悲憫地
看著安然領(lǐng)受。生命,三百六十五顆釘子。
不可以獨享幸福。幸福是死亡的最終光臨。
不可以暗自悲泣。悲泣會讓生者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