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朝陽鳳凰山傳說系列之——
蓮心洞
文/趙玉國 講述人/張志明
蓮心洞,也叫連心洞,故事涉及鳳凰山中一個平民之家。
故事是母女二人發(fā)生的,在鳳凰山下平地里的兀紫堇,原來是和丈夫一起從關(guān)內(nèi)逃荒落腳到平地的。當(dāng)年二人年輕力壯,兀紫堇的丈夫烏和大樹不但是農(nóng)耕的好手,還是狩獵的好手。兀紫堇呢,也是外邊農(nóng)活拿得下,家內(nèi)料理更見長。二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深受當(dāng)?shù)厝藗兞w慕。可人有旦夕禍福,就在兀紫堇生下女兒蓮花的第二年冬天,丈夫便出了橫事,烏和大樹在鳳凰山行獵時,不小心墜了崖谷,死掉了。
這樣的慘事,并沒有擊垮兀紫堇。在眾鄉(xiāng)親們的幫助下,埋葬了丈夫后,就艱難地挑起了丈夫的農(nóng)耕活計。可想而知,這樣的生活,一定艱難得多。不管咋說,孤兒寡母的二人,還是趔趔趄趄地挺過了十二年。
這年蓮花十四歲了,又出了事,什么事呢?實實在在地因為蓮花女長得太靚麗,太好看,太惹人眼,才導(dǎo)致的禍端。
人們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蓮花小時,生活困苦,母女倆饑一頓飽一頓。狼啕破業(yè)的生活,使她小小的臉頰,消瘦之中,更多的是菜色,人們投以的目光自是少些。然而,隨著年紀(jì)的增長,蓮花自是會干了很多的活計了。因此,母女二人的生活就有了起色。蓮花的臉蛋逐漸地由菜色向黃白轉(zhuǎn)變。日月的旋轉(zhuǎn),又由黃白向純白轉(zhuǎn)變,之后又由純白開始向白里透紅染色了。此時十四歲的蓮花臉蛋兒,稍遠觀瞧,亦如剛剝開的鴨蛋柔潤光滑。稍近,就有了剛淋過雨般的梨花盛開的晶瑩透碧。再近一些,見到人后,潔白的臉頰面皮就潤透出淺淺的紅暈來,就真如一朵要開的蓮花了。又加上走路輕如玉柳的腰肢,更覺得婀娜多姿。怎么看,怎么瞧,蓮花女都似觀音般的面相,甚有不敢褻瀆的感覺。
好人不敢褻瀆只能欣賞贊嘆蓮花女是正常理念。然而,此地縣官吳禮梭卻不聽邪了,故此,蓮花女就遭了殃。
也是該著出事,兀紫堇那年秋天受了涼,有了風(fēng)寒之癥。孝心善良的女兒蓮花,自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先是告訴母親想到城里抓藥,卻被母親阻止了。兀紫堇怎不知自己的女兒生得好看惹人眼球呢??勺约旱牟〔粻帤?,她阻止女兒不讓其抓藥,原想自己的病幾天之后,一定能恢復(fù)的??梢换芜^去十余日了,也不見好轉(zhuǎn)。因此,女兒蓮花就不聽母親的話了。獨自坐上了白狼河渡船,想到對面城里為母親買藥,就被縣官吳禮梭的狗腿子碰上了。
狗腿子鱉三甲那天到鳳凰山河?xùn)|為縣里催租子,在坐船之時,發(fā)現(xiàn)了蓮花女,眼睛一下就直了,看得哈喇子流了很長。怎么看,怎么想,也覺得世間不可能有長得這么好看的女子,揉了好幾回眼睛。之后,就認(rèn)為此女一定是世間的尤物不假了。于是,就有了下三濫的想法。鱉三甲深知自己的上司不但愛錢,更愛美女,就有了想把此女打聽清楚進獻上司的想法。于是,隨著渡船靠了河岸,就跟蹤上了蓮花。
蓮花初次出門,怎知世間險惡,幼稚的天性,一點沒有看出歹人。在船上,她雖然看到了那人直直地盯著自己,但還是沒有上心。她認(rèn)為在屯子里,也碰到過這般觀看自己的人,但都沒有事??蛇@回她卻錯了。在本屯子,是那些善良純樸的鄉(xiāng)人,只是拿她作為欣賞。而今天所遇的人,心術(shù)可不比常人啊。
鱉三甲絕對有信心,有毅力,又隨著蓮花返回了河?xùn)|鳳凰山平地,弄明白了一切,才又返回到縣衙。一番說教,能不勾起縣官吳禮梭的欲火嗎?于是,打發(fā)人去河?xùn)|找到了蓮花居住的地保來縣衙,一番說法,就讓地保領(lǐng)著來到了蓮花家。
一切不都禿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事嗎,地保向蓮花母女介紹了縣官的身份。兀紫堇心中自是一沉,自己所擔(dān)心的事,終于來臨了。
贓官吳禮梭已經(jīng)六十余歲,兀紫堇早就聽到當(dāng)?shù)厝酥v過縣官是個貪官贓官的事,一味欺詐百姓,層層剝皮刮油水。另外,色心包天,家中妻妾成群。自己的女兒蓮花如此歲數(shù),不是羔羊入狼口嗎?心情動搖之中,以下的地保人言,更加證實了兀紫堇的猜測一點不差。
在虎狼群里的形勢,兀紫堇自是知道如自己語言有失,一定是拿雞蛋向石頭上碰了。就輕言輕語答應(yīng)了縣官吳禮梭的求婚之事。但有一條,得讓縣官選擇良辰吉日,正式用八抬大轎迎娶。吳禮梭自是心喜有余??蛇@般的答復(fù),聽在蓮花耳中,就有了一股酸楚的味道了,就認(rèn)為母親把她推進了火坑。關(guān)于這個問題,實在是蓮花看到了縣官吳禮梭那張褶褶巴巴的臉就引起她生厭的反應(yīng)。雖然她不諳世事,但心中也覺得自己如嫁給這個縣官老頭子,之后的生存一定是壞多好少的。至此,在母親答應(yīng)縣官的時候,卻是憋不住發(fā)出了悲絕的哭聲。之后就發(fā)出了“不嫁,不嫁”的狂喊。隨著狂喊,就逃出了家門。
兀紫堇認(rèn)為女兒出逃,找回并非難事,打發(fā)瘟神才是主要。一番合情合理的說法,自是支走了吳禮梭一幫人眾。
兀紫堇絕沒想到女兒蓮花出走,再沒有回來。便驚動了整個屯落鄉(xiāng)親,一直找到所訂出嫁的日子,也沒找到蓮花的身影。縣官吳禮梭之前想發(fā)怒了,后派人打聽,確定是事實,也就沒有法兒了。
事情自然不能完結(jié),如完結(jié)了,還能留下蓮心洞的名字嗎?
在事情發(fā)生的第二天,兀紫堇的腸子就悔得青了。最主要她悔恨的是自己為何生了這場病。第二個悔恨為何讓女兒去給她買藥。種種忽冷忽熱的想法,一直如一把把刀子,在剜著她的心。一晃十余天過去,她終于挺不住了,便一病不起,再也爬不起來了。
兀紫堇已處岌岌可危的半昏迷狀態(tài)。那時的時間,好似在夜半之時,陪同她的鄰居冬楊二嬸就見兀紫堇突然挺起了身子,兩眼再不是迷離狀態(tài),而是顯出一股晶瑩的光澤。之后就似沒得病般地下了炕。二嬸阻止。然兀紫堇就癡癡地說出了自己女兒蓮花已在那處山洞呢。冬楊二嬸就認(rèn)為兀紫堇一定精神有毛病了,神志糊涂了。可聽到兀紫堇說的話又不似病態(tài),就跟著向山里走去了。二人真在那個山洞找到了蓮花。
說來真怪,蓮花那天走出家門,不知不覺來到山中。懵懵懂懂中,耳中就聽到了一絲渺渺的聲音,好似招喚她向前行走,就不知不覺走入了這個山洞。到了洞中,蓮花一直處于迷迷糊糊狀態(tài)。十余天,水米沒沾牙,卻沒餓死,等到母親找到她時,她才蘇醒過來。
兀紫堇和冬楊二嬸在距蓮花存身的山洞十余步,就聞到了蓮花的氣味,這是兀紫堇先說出的話。之后冬楊二嬸深深地嗅了兩下,就聞到了蓮花特有的清香味,也應(yīng)和一聲,一定不假。二人就順著氣味向前走,就瞧見了那處山洞有了亮光。二十幾步遠,就好似看見了一朵蓬勃的大蓮花在蒸蒸地開放。再向前走,就不見了亮光,蓮花也沒了,就看到了蓮花打坐的姿容。
蓮花被找回來了,縣官吳禮梭又聽到了消息,就親自帶人前來三次逼婚。每次蓮花都進入那處山洞,躲過厄運。第三次,縣官吳禮梭帶大批人到了那處山洞,讓人去洞中搶奪蓮花。此時從洞中飛出漫天花雨般的碎石,狗腿子們被石子擊得傷痕累累,抱頭鼠竄,卻沒有傷命。唯獨臟官吳禮梭運氣不好,卻被一塊硬石擊破了頭部,當(dāng)場就死于非命了。
故事的結(jié)尾有兩說,一說兀紫堇帶蓮花走了,不知去哪兒了。一說蓮花被神仙領(lǐng)走了,收為了弟子,后時常到那處山洞顯靈,以佑護當(dāng)?shù)匕傩铡R蚰缸舆B心的緣故,此山洞就被后人起名蓮心洞,也叫連心洞,自是一則人性的故事。
小鏈接:
趙玉國,男,出生于遼寧省朝陽縣柳城鎮(zhèn),自幼愛好文學(xué)。1978年參軍,性格豪爽,辦事干練,原則性強。復(fù)員后,曾任朝陽縣柳城鎮(zhèn)郭家村黨支部書記,柳城鎮(zhèn)廣播站站長等職。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開始涉足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一發(fā)而不可收。2008年以來,創(chuàng)作呈現(xiàn)井噴狀態(tài),先后出版了小說集《勁草如歌》、詩集《歲月無聲》、散文集《歲月回聲》、《柳城故事》系列、《龍?zhí)秱髡f》、《劈山溝故事》、《犬魂》、《犬嘯風(fēng)云》等專著14部。2010年加入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同年6月加入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