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
文圖/文化信使 孫玲玲(遼寧朝陽)
此時,秦淮以南的三月,定是十分熱鬧的?;ㄏ泺B語,草長鶯飛,人們徜徉在油菜花海,美不勝收。一陣微風拂過,羅綺飄香,沁人心脾……單是在腦海里這樣想著,就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春色之中了。相比之下的北方,則是陰晴不定,忽冷忽熱。
早春三月的小城是最真實的。它如同一個四五歲的孩子,靈魂外露。時而調(diào)皮、鬧人,時而破涕為笑,滔滔不絕。人常言,六月的天,像孩子的臉,我倒是覺得,北方的三月,才是更令人琢磨不透的。剛剛脫去了棉衣,卻又吹起了四級的北風。衣櫥里,總是可見厚厚的冬衣與薄衫疊放在一起。
直到有一天,偶遇一處街巷,才驚喜地發(fā)現(xiàn)路旁的山桃花、杏花已經(jīng)開滿枝頭。后來,我發(fā)現(xiàn)小區(qū)里的山桃花、杏花也已競相綻放。其中有一棵山桃,剛好長在我們樓下,開得正盛。之后的日子,每當下班路過那一樹桃花時,我都會多瞧上兩眼,仿佛那一抹粉紅,是我在這個春天里最大的慰藉。
季節(jié),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會成為一種很特別的回憶,而它的更迭則使得那些片段式的記憶被串聯(lián)在一起。比如樓下的那一樹桃花,會常讓我憶起夏日里的那一簇蜀葵,它們一直住在我久遠的回憶里,大約有十年之久。說來奇怪,像我這種健忘的人,卻總能記住那些不出名的小花。許是終日在上班與下班之間丈量方寸,路過那些姹紫嫣紅,便覺眼前一亮?;蛟S花兒不會了解我的心意,可那些小生命給予我的全部美好,卻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若非要講出來的話,我想,那便是嘴角上揚,開心得如同孩童一般了。
三月末的小城,天氣開始逐漸回暖。盡管料峭輕寒,山桃花、杏花、連翹等卻悄然綻放,為北方的春天增添了不少色彩,它們迎寒而開的精神,如同北方的人一樣,堅韌且頑強。
三月初的小城,是有些許寂寞的。此時的春風里,透著一絲絲寒意,即便暖陽高照,土壤里的青草,也似乎不太愿意露出頭來。星星點點的綠色,入目皆是驚喜。也正因此,總會讓人們對那遲來的春天,充滿了萬千期許。
最讓人期待的莫過于大凌河畔的榆葉梅了。待到四月初,榆葉梅是最惹人眼的。一樹樹,一叢叢,形成了粉紅色的海洋。我最喜愛的是深粉紅色的,那些美麗的花朵比葉子先開,在黑色的枝條上生出一朵朵小花,綻放在世俗的塵埃里,清麗無比。它的美,是黃色的迎春花與重瓣的黃刺玫無可比擬的。如果把一年四季看作是一篇文章,那么,我想春天便是古人口中的“鳳頭”。農(nóng)民在田里播種,候鳥從南方歸來,天鵝在河里戲水……萬物復蘇的生命之美,欣欣向榮的生機之美,無一不使得人們對春天充滿了希望。人們在這個充滿生命力的季節(jié)里,許下不少新的愿望。
我見過夏日凌河邊那些小巧可愛的石竹花,五顏六色,見過河邊小而挺拔的黃色水燭花,如同利劍出鞘一般,也見過紫色的堇菜花,優(yōu)雅美麗??伤械囊恢Κ毿?,都抵不過春天的繁花似錦,那的確是一場視覺盛宴。
嫩綠的枝芽,嬉戲的春禽,含苞待放的花朵,春意融融的河水……春姑娘在飽蘸筆墨,描繪一幅靈動的早春畫卷。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在我們不經(jīng)意之間,春姑娘已經(jīng)悄然而至。早春三月,地潤江暖日光長,只緣身在畫屏中。
小鏈接孫玲玲,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好名聲網(wǎng)助理編輯,現(xiàn)任遼寧省朝陽市第十五中學教師。喜歡用樸素的文字記錄生活,愛好讀書、寫作、旅行等。最喜歡的一句話:“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