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一行人觀賞過如詩如畫的濕地之后,又進入到了石頭的王國,這里便是天門山自然景區(qū)的腹地。
遼寧朝陽散文沙龍原創(chuàng)作品
天門山景區(qū)游記
文圖/李小梅 編輯/云楓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5/0816/20150816093536114.jpg)
我們一行人觀賞過如詩如畫的濕地之后,又進入到了石頭的王國,這里便是天門山自然景區(qū)的腹地。![](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5/0816/20150816093536114.jpg)
雨過天晴,環(huán)顧四周,再沒有比這雨后的青山更迷人的了。整個山谷,蓊蓊郁郁,滿眼都是蒼翠欲滴的綠,還沒來得及散盡的霧氣,如輕紗般迂回纏繞在青山之中。讓人想象,那是仙人們素淡的幔帳,籠罩著遠山近嶺,使霧靄中的青山顯得朦朧而巍峨。
行走間,清涼的山風,撲入眉眼,粘濕了面頰和衣衫。不知不覺的,我們已經(jīng)在山的包圍之中了。身處山中,無論從那個方向眺望,都是滿眼的綠色。那蓬勃的綠色是山的生命,那松樹楊樹榆樹槐樹是山的衣裳,那嶙峋的怪石是山的筋骨。和著山風一起吹來的還有許多別樣的故事。那是山的故事,石頭的故事。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5/0816/20150816093609547.jpg)
這里的山,綿延起伏,千姿百態(tài),妙趣橫生。不信你看,伸著長長鼻子的象鼻山,玉皇大帝的點將臺,哪吒化身的蓮花石,嵌入峭壁的五星洞,安祿山屯兵的樓子山,聞聽水響的水簾洞,栩栩如生的鳳凰石,孔子講學的石桌石凳。還有石人石象石猴,稍梁子后山上的老人石,端莊地坐著,庇護著這一方子民。讓我們驚喜的是,那一脈溪水,依著山,戀著岸,和著鳥鳴,伴著綠色,彎彎繞繞,山走到那,溪水就跟到那。水有了山,就不寂寞,山水相依,是世間最美的風景。
拐過山口,就是三家子村稍梁子組,象鼻山即在眼前了,觸手可摸。這里的山,沒有腳,陡陡峭峭的就起來一座。北面山坡,茂密的松樹,直立挺拔,碧綠濃郁。半山腰上,那裸露的巖壁,俏石,在霧靄中,變得雄偉而又秀美。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5/0816/20150816094338547.jpg)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稍梁子東邊有一座山,漂亮的山形卻出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豁口,酷似傳說中的南天門,當?shù)匕傩战兴?ldquo;天門山”。天門山的旁邊,一只鳳凰正欲展翅飛翔。這其中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話說南天門是天宮的門戶之一,在天宮里,一匹玉馬生下一個小馬駒,這個小馬駒通體雪白,毛色光亮,頑皮可愛。整天在天庭撒歡玩耍,有一天,不慎失蹄下凡人間,落在稍梁子附近。金馬駒想念媽媽,整天嘶叫不停。一個南方人知道后,千方百計要捉拿金馬駒,在金馬駒來回奔跑的路上設下了障礙。果然,金馬駒中計了,當它又一次跑過時,落入了南方人設下的障礙。金馬駒高聲嘶叫著,用盡全身的力氣拼命一搏,掙脫了南方人的障礙物,高高躍起,四蹄騰空,向山巖撞去,將一座石山分為兩塊,撞出一個南天門,隨后金馬駒駕云升天,回到天庭,與母親團圓。金馬駒在撞開南天門的時候,正好有一只鳳凰鳥在旁邊的石頭上落著,隨著一聲巨響,鳳凰鳥化在石頭上,形成了一尊鳳凰石。
我抬頭仰臉,仔細辯認著南天門,端詳著鳳凰石。這尊鳳凰石,天然美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眼前不由自主地幻化出各種景物,仿佛看見那只雪白漂亮的金馬駒正在南天門來回跑動,那只朝陽的鳳凰鳥,正目不轉睛的看著金馬駒呢。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5/0816/20150816094443735.jpg)
再看大象,知道猴子就在它的頭頂上,也不拒絕,長長的鼻子垂著,那象眼極具分明,粗壯的前腿向前邁著。我們一行人,贊嘆著大自然巧奪天工的同時,還議論著石猴石象,賦予它“拜相封侯”的美譽。孫國平老師還頑皮地把手舉過頭頂,扮著孫悟空的各種造型,引的我們哈哈大笑。建筑助理孫鐘青帶領我們攀上石階,抓著扶手,進入洞中,大象的嘴與脖子的部位就是山洞了。孫鐘青說,據(jù)說在日偽時期,日本鬼子在這個山洞貯藏過炸藥,開山采礦,掠奪石棉。戰(zhàn)爭的硝煙已經(jīng)過去,侵略者已經(jīng)滾回了老家。這個神奇詭秘的山洞,不知留下了多少故事,供后人評說。
山路十八彎,小路又向北彎去,路兩旁的石頭逐漸多起來。愈往前走,石頭愈多,整個河灘成了石頭的世界。前面的幾位老師都步入石中,尋找自己喜愛的石頭。我是外行,湊湊熱鬧,找來找去,撿了一個雞蛋大的響石,用手在耳邊一搖,里面發(fā)出“咯啦咯啦”的響聲。李鵬老師遞給我一個石片,說:“送給你吧,祝福你五福臨門。”我笑著接過來,仔細一看,石片長約2公分,寬約4公分,白色的石頭中間有一個黑色的突起,像數(shù)字“5”,一圈一圈的紋理把這個“5”字包在中間。這個石片,小巧玲瓏,有著很深的意蘊呢!魏澤先老師尋到的石頭很有特點,菱形的,上面的紋絡似一棵在河里涌動的水草,活靈活現(xiàn)。又很像化石博物館里一個化石上的花紋。鄭繼超老師搜尋到一塊大石頭,有點沉,好幾斤重,顏色和形狀也讓人心怡,淡淡的粉色,層次感非常明顯,石頭渾身上下有幾處紅色的尖尖突起,很惹眼,把這塊石頭放在水里,就是一顆海星呢。
由是感嘆:石頭的世界真奇妙。
在車上的時候,孫鐘青就說楊樹底村的火焰山神奇的很,我們聽的如墜云里霧里。而此時,火焰山就在眼前了。真讓我們驚奇,東西走向的柏山山脈,山一座挨著一座,既能獨立成形,又接連成景。兩邊的山都青翠碧綠,而中間的那座山,不見一點綠色,通體赤褐色。烈日當空,赤褐色的山體在陽光的照射下,砂巖灼灼閃光,熾熱的氣流翻滾升騰,滿山通紅,就像熊熊燃燒的烈焰,火舌燒天。而山腹溝谷的白云石溝,紅礬石溝卻綠茵蔽日,流水潺潺,風景秀麗,百花飄香。這一景觀真的讓人驚異又驚喜。忍不住浮想聯(lián)翩,火焰山上,可曾留下唐僧師徒四人跋涉的足跡,可曾留下白龍馬凹型的蹄印,可曾有鐵扇公主修煉千年的妖洞?;鹧嫔较?,可曾是孫悟空與鐵扇公主三借芭蕉扇,大戰(zhàn)三百回合打敗鐵扇公主,斗罷艱險又出發(fā)的戰(zhàn)場嗎?!
一行人走的累了,坐在石頭上小憩。仰身躺在一塊青石上,看著四外一座座的高山,環(huán)山而繞叮咚作響的流水,那一棵棵樹木,一枚枚花朵,一株株小草,都很有靈性地在我的眼前流轉。忍不住閉上了眼睛,用心去聆聽,去感受大自然的幻化和美妙。真想牽手那一脈清涼,聞著花香,伴著鳥鳴,化身成一株小草,和著微風,悠閑地舞蹈。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5/0816/20150816094524637.jpg)
無山不奇,無水不秀。天門山風景區(qū)之旅,讓我真正體驗到了山、水、人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那份寧靜與安閑。景區(qū)內的18條河,36趟川,76道彎,108個洞,不是我們兩天時間就能走完看完的?;仨h眺,那醉人的景色漸去漸遠,留在心底的,永遠都是一份難忘的美麗。
作者簡介:
李小梅,遼寧建平人,大專學歷,1999年開始創(chuàng)作。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建平縣小說學會副秘書長。2013年10月入遼寧文學院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培訓班學習。2014年5月,出版短篇小說集《瓜田李下》。
地址:遼寧建平縣榆樹林子鎮(zhèn)炮手營子小學 李小梅
電話:18340274240
郵箱:2405941359@qq.com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5/0816/2015081609455037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