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看文冠
文圖/文化信使 郭立萍(遼寧朝陽)
四月正是文冠果花盛開的季節(jié)。朝陽的文冠果花不如建平的成規(guī)模,但是也能滿足不遠行的人們的賞花之心了。在凌河公園疏散著幾株文冠果,正值花期,燦爛地開放著。
文冠果又稱文官花,宋高宗(1127年)時,胡仔篡集的《笤奚漁隱叢》后集卷三十五記載:上庠錄云“貢士舉院,其地本廣勇故營也,有文冠花一株,花初開白,次綠次緋次紫,故名文冠花。”當時文官以袍的顏色區(qū)分官階的大小,首穿白袍,次著綠袍,再穿紅袍,官位做到最大才穿紫袍。故而得名文官。辛棄疾詞《水龍吟·載學士院有之》中所寫:“倚欄看碧成朱,等閑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選,匆匆又換,紫云衣潤。”寫的也是文冠果花的顏色變化。又有人說,因為文冠果成熟時果實會裂為三瓣,恰如文官的帽子,故而稱文冠。文冠果還象征著官運亨通。在古時,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們,在應試完等待發(fā)榜時,考生們就會涌到文冠果樹下,借著“文官果”的喻意,在樹下吟詩作賦,祈求文冠果能給他們帶來好運。
在文化底蘊深厚的晉中、晉北地區(qū),人們還喜歡把文冠果栽在土窯洞的腦畔上,成熟的文冠果落下來,他們就會說“文曲星降臨了”“文官入院了”。所以還有“文冠當庭,金榜題名”的說法。文冠果也象征長壽、吉祥,可栽種在院子里作為觀賞樹。
文冠果渾身是寶,花開清艷有觀賞價值,花的各部分和葉皆可制茶,且茶的功效多樣,成熟的果實可榨油,其油藥食兼用,更是天然的養(yǎng)生品和美容佳品,被譽為“東方橄欖油”。所以此樹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被譽為21世紀最具開發(fā)潛力的希望樹種。
文冠果為兩性花,即一朵花中,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花期大約20天左右,春天時花極多,但秋天時能結(jié)果的卻很少,有“千花一果”之稱,而且果樹移植成活率并不高,據(jù)說這給推廣和利用帶來了難題。
可見大自然總是很公平的,好的東西它不會讓你輕易擁有更多,就像韶華易逝,千紅百紫,轉(zhuǎn)頭春盡。所以趁著春風尚好,來欣賞這如畫美景,感恩大自然帶給我們的一份安然吧。
小鏈接郭立萍,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現(xiàn)就職于遼寧省朝陽縣自然資源局。熱愛生活,愛好讀書、攝影、寫作。文章多次在省廳雜志、市縣報上發(fā)表。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