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下的泡泡
文圖/文化信使 孫玲玲(遼寧朝陽)
我們成年人“能做的事就只是長途跋涉的歸真返璞”
——題記
夜幕降臨,小區(qū)里的路燈亮了起來,孩子們都一個個回家了。廣場里,燈光下,一對母子在開心地與泡泡共舞,升空、旋轉(zhuǎn)、蒸發(fā),消失在空氣中……
晚夏的夜里,依然很熱,可是小家伙兒卻沉醉在泡泡的世界里,一邊跑,一邊用力抓,一邊笑出聲。此時的廣場里,很安靜,只剩下風(fēng)兒、樹兒、還有小小可愛的人兒。吹泡泡簡單嗎?簡單,卻不一定能夠成功。有時能吹出好多的泡泡,有時只能吹出一個,有時候一個也吹不出來,這時候霖寶就既期待又開心,開心是因為你沒吹出來,白吹了,他覺著很好玩兒。瞧,孩子的世界里,失望不多,因為他們很容易得到滿足,并且會找到不同的樂趣。
想想自己曾經(jīng)吹泡泡的年紀,還沒有這么多的泡泡玩具。那時候都是自己在家找到一個小瓶子,然后在水里放進洗滌靈或者洗發(fā)香波,再找一支吸管,就成了。好像是每個孩子小時候都玩兒過吹泡泡,現(xiàn)在想來,泡泡吸引我們的到底是什么呢?是那些五彩斑斕的泡泡,在升空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的內(nèi)心,就產(chǎn)生了歡喜,看到它就興奮,仿佛看到了這世間所有的美好一樣。我們都妄想去抓住它,都喜歡那些留不住的美好,比如煙火,比如流星,比如朋友,比如時間……
生命里不知道會遇見誰,遇到多少個人,陪我們走完一段路,又或者說,我們陪他們走過那一段時間,然后彼此說一聲再見,甚至有的連一句再見也沒有,便悄然離開了。過去的我也曾想像留住那些泡泡一樣,幻想著把最好的朋友和親人永遠留在身邊,那該有多好??墒牵F(xiàn)實打破了幻想,該走的終究要走,想留的也留不住,很多事由不得我們,這是成長,也是人生。最后,我們都成了彼此的過客,“一天比一天柔腸百轉(zhuǎn)地冷酷起來”。
偶爾有過路的成年人,他們悠閑地走著,不會抬頭看飄在空中的泡泡,倒是孩子們都會看上半天。在大人的眼里,吹泡泡也許是無聊和幼稚的,在孩子的眼里,卻是那么有意思的一個游戲。一個世界,又仿佛是兩個世界,正如叔本華而言,欲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以后又無聊,人生就是像鐘擺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中來回擺動,這是成年人世界的真實寫照。追不完的東西,太多,放不下的東西,更多。我們真該向孩子學(xué)學(xué),因為知足,所以常樂,因為幼稚著他們的幼稚,所以快樂著他們的快樂??!
我們常寄希望于自己,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其實很難做到,因為一路走來,我們的內(nèi)心已經(jīng)裝了太多的東西,該裝的,不該裝的,我們都給裝了進來。再想回到思無邪的那個狀態(tài),很難。如果內(nèi)心深處還藏有柔軟,遇到自己做錯的事,能夠感到不安,就已經(jīng)不錯了,至少不是不仁的,因為還沒有麻木。人生就像是吹泡泡,起起伏伏,隨風(fēng)飄蕩,先破裂還是后破裂,沒那么重要,最后都會蒸發(fā)不見,塵歸塵,土歸土。泡泡的“生命”何其短暫,它曾帶來無比的快樂,也如夏花般絢爛過,又似乎沒有任何它存在的意義,正應(yīng)了那一句,來如流水兮,逝如風(fēng),不知何處來兮,何所終!
想保持一顆孩子般的心,不容易,我們能做的,就是活在當(dāng)下,珍惜眼前,好好計劃未來。在帶霖兒的過程中,我總是丟東落西,總是內(nèi)心里有一堆的瑣事,想要去做,又做不完,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這種“找”的狀態(tài),根本不是活在當(dāng)下,把那顆放逐的心踏踏實實地收回來,放下,才是找回了自我。孩子們在玩泡泡的時候,他們的心思都放在泡泡身上,不會想著其他,真正做到了“一點未滑”,這是孩子們快樂的秘密。
夜色漸深,我和霖兒也該回家了,我望著可愛的霖寶,內(nèi)心充滿感激,感激他與我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成為我自我修行的過程,一路找尋,一路修行,讓我不斷反思,成為那個默默努力的力行者。
小鏈接孫玲玲,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F(xiàn)為遼寧省朝陽市第十五中學(xué)教師,龍城區(qū)骨干教師,七道泉子鎮(zhèn)、龍城區(qū)人大代表。愛好寫作,讀書等。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