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素 清歡永駐
文圖/文化信使 李亞男(遼寧朝陽)
浣溪沙
【宋】蘇軾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初讀這首宋詞,就深深地喜歡上那句“人間有味是清歡”。林清玄老師對清歡的解釋是清淡的歡愉。在清淡靜謐的光陰深處尋覓自己鐘愛的足跡,一縷春風,數(shù)點疏雨,些許茶香,幾段詩行,就會觸動心湖蕩漾層層歡心的漣漪。
清晨,通紅的朝陽冉冉升起,遠天飄蕩著淡淡的流云,偶有幾聲鶯啼,幾剪蝶舞。萬物蘇醒的鄉(xiāng)村,處處清純,處處靜美。
著一襲素雅棉麻長袍,緩步徐行在鄉(xiāng)間的羊腸小路。陽光輕灑,翠綠的麥田鍍上金色,那是晨曦的色調,也是青春的旋律。向麥田深處走去,時時聽見草蟬的鳴唱和蛐蛐的歌聲。靜靜地聽著她們歡快地演奏著,雖然尋覓不見她們嬌小的身影,卻深深地感動于這段生命樂章。
夏蟲不可語冰,上蒼給予她們的時間是那么短暫,那么倉促。甚至來不及欣賞四時的迥異風景,領悟春與秋其代序,就湮沒在光陰深處。然而這小小的生命卻在萋萋芳草中盡情高歌,演繹自己爛漫的一生。
喜歡夏蟲的低吟淺唱,也喜歡野草的靜默守望。路邊隨處即見青青野草,有三五一群的,有孑然獨立的,也有成群結伴的。這樣隨意的生長不是她們的意愿,都是風吹的因果。無論宿命如何,都要完成身為野草的使命。遇春風而萌發(fā),遇夏雨而成長,遇秋霜而枯黃,遇冬雪而埋葬。此時仲夏,翠綠的葉子印刻著清晰的葉脈,晶瑩的晨露在頎長的草葉上深情地搖曳著,似乎在傾訴離傷。
前面是一片片亭亭玉立的玉米地。墨綠的葉子輕輕舒展著,好像在晨光中輕歌曼舞。晨風輕拂陣陣玉米的香氣撲面而來,沁人心脾。那種香氣是如此的清淡綿長,還夾雜著縷縷香甜,那應該是果實孕育的醇香吧!待到日頭升高,這樣醇香就會慢慢淡去,所以清晨應該是邂逅玉米醇香的最佳時刻。
鄉(xiāng)村晨起的行程,樸素的風物卻渲染著淡雅的風情。喜歡這樣淡然的時光,緩緩地徜徉,慢慢地欣賞,靜靜地領悟。忘卻了熙熙攘攘的世事,忘卻了喧囂浮華的街區(qū),忘卻了爾虞我詐的紛爭。讓日子慢些,再慢些,讓生活淡些,再淡些。在這樣靜謐淡雅的歲月里才能聽見心的跳動,才能明了夢的航向。
素雅清淡本是唯美,清歡才是人間真味?;蛟S飄渺紅塵中充斥著太多的浮華和滄桑,心靈再無法感觸到如素光陰中淡淡的清歡。然而,一抹茶香,一縷流云,一滴晨露,一點星光,就會蕩滌心湖中的種種繁雜思緒,歸于初心的澄澈平靜。
紅塵陌上,詩意縈心。只愿光陰如素,清歡永駐。
[助編 明月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