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文/李亞男 編輯/明月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宦海沉浮后陶淵明淡泊寧靜的選擇;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西子湖畔林和靖清新典雅的選擇;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是失意流亡后楊慎豁達超然的選擇。
世間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種相同的人生。不同的生命旅途,有時候并非取決于個人能力的大小,而是取決于關(guān)鍵時刻的抉擇。選擇了春日的姹紫嫣紅,就錯過了秋天的云淡風(fēng)輕;選擇了大海的驚濤駭浪,就錯過了小溪的流水潺潺;選擇了白天的流云夕陽,就錯過了子夜的深邃星河。沒有誰可以同時抵達地球的南北和兩極,選擇也就意味著錯過和放棄。得即是失,失也是得。光陰悄然地流轉(zhuǎn)千載,但是這種得失的智慧依舊熠熠生輝。
一盞青燈,泛黃書卷。幾千個日日夜夜的艱辛求索,只為那流傳后世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那段囹圄生活里,他經(jīng)歷了怎樣的痛楚和屈辱,也只有自己知道。不過他從來沒有為曾經(jīng)的選擇悔恨過。正義也好,善良也罷,他最后選擇的是悲憫。雖然奮力一搏沒有改變最后的裁決,但也無愧于心了。誠如他說的那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在歲月的淘沙中,他的身影依舊很清晰。
清風(fēng)習(xí)習(xí),月光如水。有風(fēng)月的日子,自然少不了詩意。觸到了晚風(fēng),聞到了明月,這樣的良辰美景自然會想到一個人——詩仙李白。余光中先生曾經(jīng)這樣贊美過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如果那年他沒有選擇仗劍天涯;沒有選擇江湖漂泊;沒有選擇青山碧水。或許就不會有如此的詩情,如此的豁達。那么在漫長的詩卷上就會少了一朵爛漫的奇葩。
有人選擇“且放白鹿青崖間”的愜意豪情,自然也有人選擇“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責(zé)任擔(dān)當(dāng)。當(dāng)異族的鐵騎踏過滾滾的黃河,那些以天下為己任的人便選擇了收復(fù)失地,保衛(wèi)家園。于是就有了“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的無奈;就有了“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決絕;就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堅定。
其實,人生就是在不斷地選擇。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家國天下。每一次抉擇都會注定未來不同的人生軌跡。無論選擇什么,無論怎么選擇,只要到了風(fēng)燭殘年之際,回首來時的路時,無愧于心,坦坦蕩蕩,足矣。
愿選擇陽光的明媚,也會體會煙雨的朦朧;
愿選擇春花的嬌艷,也能明白秋葉的滄桑;
愿選擇汪洋的浩瀚,也能理解湖泊的靜謐。
于人、于己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解。那么選擇就不會狹隘、閉塞。
小鏈接
李亞男,女?,F(xiàn)就職于遼寧省朝陽縣黑牛營子鄉(xiāng)中心小學(xué),畢業(yè)于遼寧師范大學(xué),英語師范專業(yè)。愛好文學(xué)、攝影、旅游。
[責(zé)任編輯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