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wǎng)】我的老師(史慶友)

摘要:2013年11月24日,一個普通的星期天,對我來說卻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天,同學井華給兒子買樓請我們喝喬遷酒,好久沒見面的啟蒙老師,也住在那個自然屯,我早就想看看老師,同學相約是個好機會,一舉兩得,我欣然承命。

教師節(jié)特稿

我的老師

文化信使/史慶友(阜新) 編輯/繁花似錦

  2013年11月24日,一個普通的星期天,對我來說卻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天,同學井華給兒子買樓請我們喝喬遷酒,好久沒見面的啟蒙老師,也住在那個自然屯,我早就想看看老師,同學相約是個好機會,一舉兩得,我欣然承命。

  在路上接到于同學的電話,讓我接著她。于同學家在路邊,接她一點兒也不繞遠,只是一腳油門兒的事。其實,雖然是同學,由于我們都工作在不同的鄉(xiāng)鎮(zhèn),也好久沒見面了。到了同學家,得到了同學及家人的“隆重”接待:從菜園新摘的西紅柿,從果園新摘的李子、栗子、梨……

  千呼萬喚之中,于同學終于同我一起出發(fā)了,在路上,我說要看望一下我們的啟蒙老師,她說:“真是不謀而合啊,我也早有看望老師的想法了。”到了井華家時,來的客人還不多,簡單聊了一會兒天,我倆叫上了另外兩位同學就去了老師家。

  老師家住5間大瓦房,紅瓦白墻,十分鮮艷,老遠看著就那樣親切。一進院,73歲的老師在窗戶上看到了我們,急忙下炕,披著棉襖、趿拉著鞋,給我們開門,迎接我們來了。我們與老師在門口碰個滿懷,同時喊道:“老師好!”老師笑得非常開心,說道:“學生們好!”她從頭到尾叫著我們幾個的名字,當最后叫到我的時候,叫了我一聲乳名,讓我感到非常吃驚。離開老師快50年了,老師還能叫出我的乳名,讓我感到非常親切。

  走進了老師的家,同學們爭著搶著沏茶,我坐在炕沿上看著一頭銀發(fā)的老師,思緒不禁飄回到了50年前。

  50年前的初秋,剛參加工作的老師在大隊婦聯(lián)主任的帶領(lǐng)下到我家家訪,她們拿著戶口底卡,來我家是選學苗的。那個年代要求8周歲入學,當時我已經(jīng)快7周歲了,聽婦女主任說我比較聰明,老師是有意來我家考我的。

  老師進屋剛坐定,媽媽給沏上茶,老師看我不在家,就讓媽媽去喊我。

  那個年代家家都有一大幫孩子,玩是孩子的天性,誰家的孩子都不會老老實實在家呆著,有一點兒空閑都去外邊瘋,打尜、滾鐵環(huán)、打土垃坷仗還有上樹爬墻的,沒有一會兒老實的時候。到吃飯的時候,都是父母滿大街喊我。

  媽媽呼喚是最快捷的方式,不論是在南山還是北地,只要是聽到媽媽的呼喚,我都會撒歡兒似地往家跑,路程長的可能出一身汗,但每當看見媽媽在門口張望的時候還會加快腳步,甚至撲到媽媽的懷里,媽媽摸著我流汗的額頭,總會說:“怎么這樣著忙,看這一頭的汗。”

  進了院子,我在窗外的大水缸里舀了一臉盆水,洗去了臉上的汗水和泥土,還沒等媽媽拿來毛巾,甩了兩下手將衣服撩起來,在臉上擦了兩下,半濕不干地進屋了。一進屋我就喊道:“媽,咱家來客人了!是誰啊?”媽說:“你進屋就知道了。”我就這樣喊著進了屋,看到婦女主任,我認識,就鞠了一躬,說了聲:“您來了,大姨。”主任當時就笑了,說:“這孩子真有禮貌!”我不認識那位老師,我問婦女主任:“大姨,這位是誰?”主任告訴我是學校新調(diào)來的張老師,是特意來看我的。我立即給老師鞠躬,“老師好!”老師也笑了。接著老師讓我到她身邊,問了我?guī)讉€不是問題的問題:“你叫什么名字?”我說了我的名字,我還說我不但知道我的名字,我還會寫。老師又考了我?guī)讉€簡單的20之內(nèi)的加減法,我對答如流,我還告訴老師一百之內(nèi)的我都會,我媽早就教會我了。老師問我:“你要是上學走動了嗎?”我告訴老師:“我去學??梢耘苤ィ苤貋?,我已經(jīng)去過好多次學校了。”那個年代上學都是走著,絕對沒有今天送學生上學的事,最多是哥哥姐姐帶著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老師看我基礎(chǔ)不錯,當時就告訴我:“你可以上學了。”并告訴我具體時間,我又給老師深深鞠了一躬。

  最近,看電視劇《丑娘》很受感動,得出一條結(jié)論:人不可貌相。容貌的丑與俊是相對的,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評價一個人的美與丑,重要的是要看心靈。我還真有過與“丑人”近距離、長時間的接觸,現(xiàn)在想起來心里還熱乎乎的。她就是我的小學第一任班主任老師。

  我的班主任老師當時不到20歲,還是個沒結(jié)婚的大姑娘。要說身材那可是相當標準。把現(xiàn)代形容漂亮女士的詞用在她身上,什么五官端正、楊柳細腰、秀麗端莊、亭亭玉立、楚楚動人都不為過。但這得從遠處看,看她的身段,不能看她的臉。她的臉因小的時候得過一次叫天花的傳染病,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滿臉是密密麻麻的大疤拉(俗稱麻子),有的疤兒深得能停留住汗珠,第一次近看她會讓人產(chǎn)生恐怖感,那張臉是相當丑陋。

  “人不可貌相”這話是相當?shù)恼_。我的老師別看臉上丑,但她的心靈美、工作出色、人品相當好。

  那時,老師是剛分配工作從外地來我們學校的。在我的記憶中,她是我們學校最忙碌的人。當時我們學校有200多名學生,100多男生的頭發(fā)幾乎都是她給理的。在她沒分配到我們學校之前,沒有一個人會理發(fā),男孩子的頭發(fā)長了,多是用剃頭刀子剃得溜光錚亮的大禿頭(俗稱禿老亮),即使不是全禿前面留個半月型,也是邊緣界線十分清楚的那種(俗稱陰陽頭)。用剃頭刀子剃頭是相當不舒服,刀子真要是鈍點兒都有如同薅頭發(fā)的感覺。后來聽老師講,當時她也不會理發(fā),但她看到同學們的頭型太難看,就自己花錢買來了推子、剪子,利用業(yè)余時間學著為大家理發(fā)。那個時候,她住單身得自己生火做飯,常常為了給同學們理發(fā),耽擱做飯,為了能抽出更多的時間備課、批改作業(yè),還得給同學們理發(fā),老師常常是一次做飯菜能吃幾頓的。為這,她可沒少鬧肚子。

  我的丑老師在當時是我們學校唯一的多面手,不論是語文、算術(shù)還是音、體、美,都是拿得起來放得下去。在她來我們學校之前,音、體、美都是有名無實,美術(shù)、體育、音樂常常是班主任老師一說,這堂是美術(shù),同學們畫畫,畫啥自己定,或者說這堂課是體育課,給兩個籃球,男生一伙兒、女生一伙兒,加點兒小心,玩去吧!她來了以后,我們學校的音、體、美都有了新起色,再也不是放任自流了,同學們得到了多方面的發(fā)展。在后來全公社召開的運動會上,我們學校取得過團體前二名的好成績。

  老師對我們無微不至的愛,讓我一直記在心里。那個時候,學生的午餐都得從家?guī)?,有啥帶啥,帶啥吃啥,為了冬天不讓我們吃涼飯,她自己星期天出去拾柴,中午,將我們班同學的飯拿到她的閨房,閨房有個大鐵鍋,給我們熱了吃,為這不知道浪費了老師多少休息時間。

  盡管她當時并不富有,但她無償為同學們準備了個小藥箱,誰有個頭痛腦熱的,她都會及時送上一兩片藥,那可是及時雨啊。那個時候家家都好幾個孩子,平時在家有點兒不舒服,家長都不當回事,不可能及時吃上藥,她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著我們。

  誰家父母生病有災(zāi),她一定會第一時間趕過去慰問。那個時候,在我們地區(qū)人們對上學認識還不高,失學是正常現(xiàn)象,特別是誰家有個天災(zāi)病業(yè),孩子一定會受牽連,為這,我們學校可沒少出現(xiàn)輟學的。但在我們班,由于老師及時家訪,從小學入學到畢業(yè),沒有一個人因家庭困難而輟學。

  我上小學4年級的時候,母親去世了,我是家中的老大,父親曾產(chǎn)生過不讓我上學,在家為一家人做飯的想法。當我將父親的想法告訴老師時,老師當天晚上就去了我們家,說了好多理由,核心就是一點:一定要讓我將書念下去,農(nóng)村孩子只有讀書這一條出路,不應(yīng)該讓我再接父輩們手中的彎把犁杖。從那以后,老師對我照顧得更細心周到,她曾為我多次釘過紐扣、補過衣服,不知道理過多少次發(fā),老師對我的關(guān)愛勝過我的媽媽。

  在我們班,老師一直啟迪我們要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要有愛心。她經(jīng)常給我們講雷鋒的故事,在班級開展多種形式的紅花少年競賽,在教室里貼那么多催人奮進的條幅,至今,我還記得在黑板的兩側(cè)有兩副對聯(lián):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培養(yǎng)我們從小就有積極向上的品質(zhì)。在她的諄諄教導下,我們班有一多半的同學走出了大山,這比例在我們學校沒有人能打破。我們都從內(nèi)心感謝老師,為有這樣一位愛崗敬業(yè)的好老師而無比自豪!

  ……

  在老師家,喝著醇香的蒙古族風味紅茶,品嘗著老師親手做的小食品,談?wù)撝?jīng)的昨天,我們?nèi)缤蝗盒▲B兒,飛回到老師溫暖的懷抱中,有說不完的話題。當我將我的散文集《心曲》送給老師的時候,老師非常激動,拍著我的腦門說:“我的學生出書了,作為老師非常高興,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你有出息,我的臉上有光??!”此刻,老師眼里流出了晶瑩淚珠……

  是的,這時光也太快了,一晃兒,離開母校、離開故鄉(xiāng)40多年了,而老師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還如當初一樣美!是老師心血汗水的澆灌,才有了我的今天。我在這里衷心地祝福我的老師健康長壽、晚年幸福!

  我的老師相貌丑,極丑,但極善良、極美麗。我的丑老師,您永遠是我心中的明燈!

小鏈接
  史慶友,網(wǎng)名無風無浪。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舊廟鎮(zhèn)政府退休公務(wù)員,朝陽農(nóng)學院畢業(yè),省、市、縣三級作家協(xié)會會員;市、縣詩詞學會會員,高級畜牧師。多年堅持寫作,作品充滿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文化內(nèi)涵。先后有作品發(fā)表于《參花》《散文》《遼寧散文》《東方散文》,《遼寧日報》《遼寧職工報》《阜新日報》《新蕾》《蒙古貞日報》等媒體。出版了散文集《心語》《心曲》。分別獲蒙古貞文學獎、阜新文學獎。攝影作品《村頭》在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攝影展中榮獲一等獎。在網(wǎng)絡(luò)上發(fā)表作品200萬字,多次參加網(wǎng)絡(luò)征文并獲獎。

[責任編輯 趙威]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