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秋
文化信使/史慶友 編輯/雅賢
一年四季,我最喜歡初秋時節(jié)。
初秋時節(jié),田野的五谷開始泛黃,空氣里散發(fā)著濃濃的五谷芳香。常言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這樣的日子里,伸手抓一把空氣,手里就會留下淡淡的五谷芳香,香的是那樣沁心肺,長精神。初秋的日子仰望天空,會感覺天比平日高許多。感覺云比棉花、比雪花都白,天空碧藍得如同大海,特別是當一群群大雁排著隊形從頭頂上飛過,唱著團結奮進歌,秋的韻律才感覺完整。
遼西地區(qū)常常發(fā)生秋旱,今年老天爺開恩,立秋之后沒有秋老虎,沒有了往年的燥熱,剛過立秋還連續(xù)下了幾場雨,沒了往年的干旱,雨過天晴,農(nóng)田里的農(nóng)作物長勢十分喜人,一派五谷豐登的喜人景色。農(nóng)民兄弟的臉上掛滿了歡樂,走路感覺都比往年有生機,腰挺得特別直,感覺衣服的前身比后身短了好多。這是豐收年分特有的情景。
農(nóng)諺說得好,一場秋雨一場涼,三場秋雨換衣裳。農(nóng)諺不愧為中國勞動人民的經(jīng)驗結晶,真準,真的是那樣,從第一場雨開始,下一場雨天氣涼一些,已經(jīng)下了好幾場了,這幾天的氣溫明顯感覺涼多了。今年的老天爺真給力,常常是黑天下雨白天晴,天始終都是那么晴朗。清晨,微涼的風輕輕拂過臉龐,感覺很愜意,再也沒有伏天那種悶熱潮濕的感覺,用手在身上搓一把,光滑了許多,空氣感覺也干燥了許多,天空變得明凈高遠起來,我暗自欣喜若狂:夏天過去了。秋于真的來了。
初秋的味道隨夜晚的小雨淅瀝而來,隨早晨涼爽的風散開,彌漫在空氣中,傳得很遠很遠。喜歡運動的我被初秋的美景所吸引,打開隨身聽,一身運動裝,行進在家鄉(xiāng)田野的小路上,近距離地去品味初秋的滋味。田野里秋的空氣真清新,我情不自盡地張大嘴巴,深深地吸了幾口甘甜的空氣,頓時整個機體都有了飄飄然的感覺。
旭日從東方冉冉升起,晨霧中的初秋猶如一幅動感強烈的油畫。越品越有滋味。
近觀:腳下的小草頂著一串串的露珠,晨露粘在小草嫩嫩的葉兒上,粘在樹枝茂密的葉子上。這些在夜幕中悄然降臨的水之“精靈”,晶瑩透明,給萬物披上了一件水靈靈的盛裝,平添了幾分姿色。它們在一束束陽光的照耀下,正閃爍著晶亮迷人的光芒。有的像圓圓的珍珠,在葉子中微微滾動:有的似細細的針尖,在花朵里頻頻閃爍。那絢麗的小光環(huán)幾乎讓你睜不開眼睛。稍微一碰,就形成了幾顆大大的水滴滾落下來,落在地上,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水點,落在鞋子上,少了,沒多大變化,水滴多了,不一會,鞋子、褲腳都會濕了,不過這種自然慢慢濕的感覺給人是那樣的隨和,這也是一種美的享受。
在晨光的照耀下,走到樹林子里,會在林間的小草上看見許許多多的“鉆石”。這些“鉆石”都閃閃發(fā)光,在太陽光里變幻出各種顏色——黃的、紅的、藍的……你走近一看,才知道原來是很多露珠,匯集在草葉子上,映著太陽光,格外誘人。
露珠像慈母的乳汁哺育嬰兒一樣地滋潤著禾苗。每當黎明到來的時候,它又最早睜開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隱身于空氣中,夜晚無聲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風那樣挾風雷閃電以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樣對一切殘酷無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暫的一生,獻給人類,而對禾苗卻從來無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園丁,培育著祖國的花朵;多么像我們敬愛的老師,伏案在燈下夜以繼日地工作,把畢生的心血滴滴灑在孩子們的心田上。
晨霧慢慢褪去,火紅的太陽撩開它的面紗。在萬道霞光中呈現(xiàn)出一個美妙、嶄新的世界。看!那無邊的綠葉上,閃動著無數(shù)顆晶瑩的珍珠,一顆、兩顆、千顆……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滿了寶石,又像千百雙閃光的眼睛。?。÷吨?!這就是極普通而又為人們所喜愛的露珠。
隨著太陽的升起,太陽露出金色的微笑,慈愛地注視著這熟睡了的大地。艷陽下,無數(shù)露珠氣化為水蒸汽,望遠山,飄飄渺渺,云煙氤氳,天高地闊,山巒起伏,蒼松翠柏嫩綠,梯田層層疊疊,高粱如火,谷子金黃,閃著銀光的玉米被沬上了幾許神秘的面紗。好一派秋天特有的景象。
走在初秋的日子里,五顏六色的葉子同時長在一棵滄桑的老榆樹上;五彩斑斕的云把空曠的天空裝扮,微微的雨、徐徐的輕風和著鳥鳴給大片這幅美麗的畫卷增加了無限的活力,靈魂的歌聲穿透夏日的浮躁綿延至安靜的金秋,讓人感覺如仙入夢……
初秋,涼爽、清香的味道,憂郁的味道,含蓄的味道,輝煌的味道,豐盛的味道,成熟的味道。初秋,農(nóng)民心里充滿喜悅。
小鏈接
史慶友,網(wǎng)名:無風無浪。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舊廟鎮(zhèn)政府退休公務員,朝陽農(nóng)學院畢業(yè),省、市、縣三級作家協(xié)會會員;市、縣詩詞學會會員,高級畜牧師。多年堅持寫作,作品充滿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文化內涵。先后有作品發(fā)表于《參花》《散文》《遼寧散文》《東方散文》,《遼寧日報》《遼寧職工報》《阜新日報》《新蕾》《蒙古貞日報》等媒體。出版了散文集《心語》《心曲》。分別獲蒙古貞文學獎、阜新文學獎。攝影作品《村頭》在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攝影展中榮獲一等獎。在網(wǎng)絡上發(fā)表作品200萬字,多次參加網(wǎng)絡征文并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