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清美文
我的老屋(系列散文)
文化信使/趙淑清 編輯/立軍
五、老屋夜讀
老屋屬于典型的農家房舍,安然居于小村的中央。圍墻四四方方的,周圍被老榆樹和白楊裹得嚴嚴實實。夏天,樹冠遮得滿院的綠蔭,一進小院涼涼爽爽的,像有一股清風撲面而來;冬天,鄰里的房舍和院圍的樹木擋住了料峭的北風,一任外面的狂風怎樣地肆虐,老屋里溫暖如春。于老屋中夜讀,有一種隔絕喧嘩浮躁的淡泊情懷。
我與老屋難以分離,誰能料想我這嫁出去的閨女在外奔波了十年后又回到老屋來呢?這曾經養(yǎng)育過我的老屋,在我體驗到世態(tài)炎涼和人生艱難后又住進來,是怎樣的親切啊!老屋夜讀,我的心情不是哲學家的理智和冷靜,而是朝圣者般的熱情和虔誠,我深信:老屋給予我的生活儲備和精神滋養(yǎng)讓我能夠有底氣解讀書里博大精深的內涵。
春宵夜短,老屋夜讀卻常至三更。老屋讀書的氛圍很好,人聲鳥語、禽畜嘶鳴,一走進小村,總是這些親切的鄉(xiāng)音縈繞于耳??邕M小院,心情讓鵝黃淺淡的楊榆們一調,外面的雞零狗碎就忘了一大半。待忙完晚飯走進西屋,只需于案前小坐片刻,白天所有的紛繁瑣事就忘卻干凈,浮躁的心氣也消隱得無影無蹤。此時,萬籟歸于岑寂,老榆樹的榆錢味兒正甜,絲絲縷縷的幽香悄悄潛入老屋的窗口。在這平和而恬淡的氣氛中捧起案頭想讀的書,心緒很快沉潛下來,我貪婪地汲取比金子珍貴的思想和智慧。
老屋夜讀很有詩意,尤其在月夜。讀累時把燈挑暗,靜坐一會兒,再向窗口望上一眼便覺神清氣爽:一輪明月正在老榆樹的枝葉間窺望著老屋,窗棱給樹葉的影子畫出規(guī)整的格子,花影般印在老屋的炕上,像素淡的水墨印象畫。風一來, 這幅畫動起來,像罩在流動的水里,又像浮在朦朧的霧中,夢一般美妙。這樣的夜晚,讀清風明月、小橋流水般的文章,其清明舒朗的心境自有難以“與外人道也”的愜意。
老屋夜讀更多的是懷著使命感的神圣與莊嚴,這使我領略到與“閑庭散步”截然不同的另一種境界:經過艱苦的攀登后擁有絕頂風光的高超與豪邁。書是作家思想冶煉的精華,是作家藝術和人格的再現(xiàn)和升華。讀一本好書,思想經過一次莊嚴的洗禮,情感經過一次純凈的過濾。不管外面的世界充滿著怎樣的誘惑和迷亂,只要面對老屋的燈光,我便本能地拒絕庸俗和淺薄,讓閱讀的激情在宇宙中飛翔。五年的歲月,一千八百個長夜,我讀屈原,讀魯迅,也讀余秋雨,讀張承志……老屋的燈光像飄揚的旗幟,引導著我把那些用血淚、風骨、生命和智慧凝結的文字融入血液和靈魂。
隨著老屋夜讀的深入,我的使命感漸漸明了:讀書除了汲取營養(yǎng)以“獨善其身”外,還應該給予——老屋和故鄉(xiāng)給予我的生活經歷、生命體驗和精神感受構成了我與故鄉(xiāng)人共有的生命底蘊,能夠把握好這些東西,用真誠的心靈加工成滋養(yǎng)他人的精神養(yǎng)料,才會不辜負老屋賦予我的一切。
?。ㄎ赐甏m(xù))
原載2010年第五期《海燕·都市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