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我的母親河
文/范彧(遼寧海城) 編輯/褚駒
遼河的水,清悠悠,嘩啦啦地從我家門前流,從我家門前流……小時候最喜歡哼著這首關(guān)于遼河的小曲,看到遼河水滋養(yǎng)著我們。我們在河邊嬉戲玩耍,逮鳥捉魚挖野菜掰棕葉,遼河給了我無限的生活樂趣,也給了我童年美好的回憶。
春風拂面,細雨紛紛,嗚嗚的柳笛把春天吹綠。解凍的小河脫下厚厚的冬裝,舒展著輕松的身子在撒歡,春天終于在人們的盼望中如期來臨了。沐浴著霏霏細雨,品讀著逼眼新綠,看河邊楊柳發(fā)芽,踏腳下茸茸的青草,我們又有了在河套中套鳥,大堤上挖野菜的歡樂。
孩提時代,清明時節(jié),是要吃一頓餡餑餑的,那份垂涎欲滴的感覺,那種唇齒留香的回味,至今讓我覺得美好難忘。在我剛剛記事時,每到清明節(jié),媽媽就會把白菜和羅卜剁成餡,再加上點蔥花拌上點葷油,用玉米面包上一頓香甜可口的餡餑餑給我們吃。有時候,也把我們在大堤上刨的野蒜,水薺薺菜,還有扶苗根子(也就是打碗碗花,開的花像牽?;ㄒ粯?,但是沒有牽?;ㄩ_的熱烈火爆,是粉白色的,花朵也小了不少,但也呈喇叭狀,叫小喇叭花。它的根子很好吃,比水薺薺菜的根子還甜,我們叫它扶苗根子),把它們一起剁進菜餡里,那樣的餡餑餑就更是美得沒法說了。媽媽總是在包餡餑餑時邊包邊念叨“清明不吃餑餑,窮得亂哆嗦”。在那家家戶戶糊口都艱難的歲月,平時菜鍋里難見的幾滴油珠都數(shù)得過來,能吃上一頓餡餑餑,真趕上和過年差不多了。
那時候,放學了就可以去田野河邊瘋玩。玩清冽洌的河水;捉活蹦亂跳的小魚小蝦;逮婉轉(zhuǎn)啼唱的小鳥;采頂凌怒放的迎春花;刨可以充饑的野菜;挖略帶一點甜味打碗碗花的根。反正不用上學,就肆無忌憚放開自己盡情瘋玩嬉戲,也不怕大人們說。
我們家鄉(xiāng)的河就是通向營口入??谝欢芜|河的季節(jié)河,平時水不太深,趟著水就可以到對岸去,水深的地方也就沒到大腿根。河套上栽了很多柳樹,折一枝柳枝輕輕扭動,擰出柳枝里面的小木棍,再把樹皮的老皮用削鉛筆的小刀輕輕削去一小截,放在嘴里一吹,就是一只很好聽的柳笛。這時你就聽罷,村里村外到處都是柳笛那清新悅耳歡快的鳴唱。柳笛的粗細決定聲音的高低緩急,此起彼伏的柳笛聲把整個春天吹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清脆悅耳的柳笛聲吹來了燕子;吹開了杏花;吹綠了大地;吹開了農(nóng)民的笑臉,把一場場春雨吹得淋漓盡致。那時的柳笛聲就是鄉(xiāng)村最迷人動聽的音樂,柳笛就是鄉(xiāng)村春天最迷人靚麗的風景。
我們玩夠了,就可以到河套里挖水薺薺菜。剛鉆出地面不久的水薺薺菜,嫩嫩的綠葉,曾鋸齒狀,嬌生生好像一用力就能碰化似的。水薺薺菜的根很好吃,蘸醬吃有一股的甜味,還有一種清香。還有扶苗根子,最好玩的是到大堤上挖野蒜。因為那時小草剛剛發(fā)綠,很多枯草還在上面,野蒜就在草里隱藏著若隱若現(xiàn),不細心找還真就找不到。它剛剛發(fā)出來的時候葉子有點紅紅的,往下一些才是綠色的,到根部才是白色的,很容易和剛發(fā)出來的草混在一起。那時我們就比試著誰找的片大,誰挖得最多,誰挖的野蒜蒜頭最大。到了晚上,每個人都是滿載而歸,家里就好幾天有吃的了。
到了夏天,河套子里更是我們的樂園。河套中長滿了蘆葦和蒲草,蘆葦一天竄一個高,用不了多久,就到了端午時節(jié)。那時媽媽就會到蘆葦叢中掰葦葉回家來包粽子,我們叫掰棕葉。葦叢中有各種水鳥,在葦叢中筑巢孵窩,有時掰棕葉就會找到一窩水鳥蛋。葦叢里野鴨子更是成群結(jié)隊,它們在水上嬉戲玩耍,見到人就飛起來老高,在遼河的上空盤旋。葦叢中經(jīng)常會找到一窩一窩的野鴨蛋,撿到家里,放到孵蛋的母雞窩里,就能孵出一窩可愛的小野鴨子來。樹林中更是百鳥齊鳴,什么鳥都有,串雞,喜翠,紅金鐘,三道眉,黃雀,藍大傻,花墨探子,牛大眼等許許多多叫不上來名字的鳥。
俗話說,小滿鳥來全。一過了小滿,各種各樣的鳥都來了。我們放學有時間就泡在河套子里,用鳥籠子誘鳥上鉤。鳥籠子里裝上一個鳥,這個鳥叫“油子”,它在籠中不停的啼唱誘惑同伴來自投羅網(wǎng)?;\子上有兩個翻蓋,下上誘餌,只要鳥來一叨,翻蓋就把鳥扣住了,這樣的鳥籠叫翻龍。還有一種滾籠,在籠子的兩邊裝兩個滾輪,上面也有誘餌,籠中也有“油子”,只要鳥往滾子上一踩,就滾進籠子中了。看來不光是有人當漢奸,鳥“油子”更是可恨,它自己被困籠中不知道自救,還要誘惑同伴出賣同伴獲得主人的賞識。
沒有鳥籠子,用彈弓也能打下來很多鳥,就是不能養(yǎng)活著玩,但可以燒了吃肉。自古就有,寧吃飛禽一口,不吃走獸半斤,鳥肉的誘惑還是很大的。我們在艱難的歲月,平時想吃一點葷腥就只有打鳥吃鳥肉了。玩夠了,就可以到河里洗澡,游泳,深淺正相宜。也可以摸魚,踩哈喇,就是一種貝類,河里有的是,有圓形的,還有橢圓的。河里很多魚,可以摸著玩,要想捉更多的魚,就要用網(wǎng)或是潑魚了。
一般都是到了秋天才可以潑魚。河套子里有很多水坑,每年漲過大水后,水坑里都有很多魚,什么穿釘子,麥穗子,白票子,沙葫蘆子,黃浪子,黑魚棒子,河鲇魚,河刀魚等等叫不上來名字。我們就用水桶和臉盆,在坑邊上筑一道堤壩,然后在提壩上開一個口子,下上網(wǎng)或是蓄籠。幾個人一起合力把水坑中的水潑干,水坑中的魚就全進網(wǎng)中了,沒有進去的用手一抓就能抓到了。然后就是分勝利果實,每人有份,無論大小,都是按人頭分配,真正體現(xiàn)了人人平等,絕對的童叟無欺。
秋天里,樂趣不光是潑魚有魚吃,更誘人的是大螃蟹。高粱一紅米,許許多多大螃蟹就會爬上岸來,有很多都鉆到了高粱地里,高粱地壟溝里就可以抓到大螃蟹。晚上的時候,在河邊下上幾個高粱穗子。過一會,再用手電筒一照,管保會有很多大螃蟹在吃高粱穗子。那時只要輕輕的一捏,一個大螃蟹就被捉到了。一晚上的收獲很大,拿到家里一煮,就可以享受到菊黃蟹肥的美味了。
到了冬天,河里的樂趣仍然是吸引我們樂此不疲。我們在河上的冰面上玩滑冰,哧滑溜,每個人都在冰上玩得不亦樂乎。我們自己做冰車子,在冰面上比賽誰劃得快。后來又時興一種叫單腿驢的冰車子,是一個冰刀,劃起來既輕巧,拐彎又靈活,比冰車子好玩多了,劃的速度也比冰車子快了好幾倍。就是剛開始劃的時候不好掌握平衡,畢竟是一個腿要掌握好平衡才可以。我們都是無師自通,用不了幾天就都擁有了一臺單腿驢,并且都劃得有模有樣。很多蘆葦沒有割凈,揚起的蘆花就柳絮般紛紛揚揚了,我們就折很多蘆花在冰上玩打仗。最有趣的是用蒲棒攻擊對方,一枝蒲棒打得粉身碎骨,飄起的蒲棒白花棉花樣的沾滿全身,沾滿頭發(fā),就像是白毛女似的有趣。
好久沒有回家鄉(xiāng)了,兒時的遼河是我們的樂園天堂。這次回家鄉(xiāng),我的心情異常的沉重,久久難以平息我心潮起伏的波濤,我真不敢想昔日的遼河會是今天的模樣。那瘦得單薄羸弱的身子,那河岸沙化后的貧瘠,那隨時都有被水沖走的河岸,還有那就像是阿Q頭上癩頭瘡一樣可憐的草叢,這就是曾經(jīng)養(yǎng)育我們的母親河么?看著這些,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緊緊地閉上了我的雙眼。
睜開眼睛,遼河水在嗚咽著,蘆葦變得稀稀拉拉,蒲草也是這一塊那一塊,河套的樹都被砍伐光了。河里看不到多少魚了,偶爾一只水鳥掠過,那么寂寞孤單。河刀魚瀕臨滅絕,已經(jīng)賣到幾百元一斤了,還沒有貨。泛著泡沫的遼河水渾濁流淌,水面上游動著幾天水蛇,這是生命里最強悍的水族家園的成員了。我突然覺得心堵得慌,由此我想起曾有過關(guān)于遼河地名之爭。盤錦和營口曾就遼河歸屬的問題爭執(zhí)的是異常激烈,為誰是遼河的正宗而爭的臉紅脖子粗,就像武林門派誰是真?zhèn)髡勒l是旁門左道一樣。為此還牽動了很多歷史學家來考證,在媒介上大加炒作,仿佛誰得了正宗就是得道成仙了一樣。
看看現(xiàn)在的遼河,好在河邊還有幾從可憐的蘆葦,還有幾條水蛇點綴著水中的景色,還讓人心中有一點的籍慰。再過多少年之后,我們的孩子們或許只能在書本上或者老人的口事中知道遼河了。那曾經(jīng)的綠樹青草,四季歡樂曾牽動著多少人的夢呀!那茂盛的蘆葦和蒲棒,曾給了我們多少童年的美好回憶呀。
其實,無論這條河叫什么,叫雙臺子河也好,叫遼河也好,這又有什么哪,叫什么都是我們的母親河。有那些的精力和經(jīng)濟實力,不如為我們的母親河做一點實際的事情,用自己微薄的行動來呼喚對母親河的保護,喚醒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不要再讓我們的子孫們只是在歷史書中才能讀到遼河;不要再過了多少年后,我們連這樣的遼河都無法看到,這才是真正無愧于我們的良心,無愧于給我們生命的母親河。
關(guān)愛遼河,關(guān)愛我們的母親河,讓我們在反思感悟中為母親河盡一點微薄之力。
[責任編輯: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