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wǎng)】風水寶地喀喇沁(下)(周艷麗)

摘要:喀喇沁曾經(jīng)是蒙古王爺?shù)木幼〉?,也是建平乃至朝陽境?nèi)的一塊風水寶地。按當?shù)厝苏f法,喀喇沁該是歷代扎薩克親王的陽宅所在地,而位于建平縣三家鄉(xiāng)龍旦山下,人稱王子墳的喀喇沁右翼王陵,則是親王家族的陰宅。

風水寶地喀喇沁(下)

文化信使/周艷麗  攝影/劉志軍 編輯/雅賢

  喀喇沁曾經(jīng)是蒙古王爺?shù)木幼〉?,也是建平乃至朝陽境?nèi)的一塊風水寶地。按當?shù)厝苏f法,喀喇沁該是歷代扎薩克親王的陽宅所在地,而位于建平縣三家鄉(xiāng)龍旦山下,人稱王子墳的喀喇沁右翼王陵,則是親王家族的陰宅。親王家族的陰宅——王子墳規(guī)模宏大,氣勢輝煌,是建平少有的古跡之一。可是在喀喇沁卻尋不到王府的遺址,據(jù)說,這是因為當初的清王朝不允許蒙古貴族建造固定的房屋居住。所以這個游牧出身的王公貴族只能在這塊風水寶地上住氈帳。但在妙吉寺、御泉寺和喀喇沁北山上的十三太保敖包遺址中我們還是看到了王族的風范和氣度。

  妙吉寺是藏傳佛教寺院,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當初的寺廟共有四層殿,第一層殿為四大天王殿;第二層殿為關(guān)帝殿;第三層為正殿,供奉千手千眼佛、十八羅漢;第四層殿為當時大戶于紹文的家廟,有房屋數(shù)間。文革中整座寺院嚴重被毀,廟堂里的佛像被砸碎,經(jīng)卷全部被焚燒,唯有羅漢堂得以幸存。2003年,妙吉寺被批準恢復(fù)宗教活動,羅漢堂在同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后來又陸續(xù)擴建了黃財神護法殿、大雄寶殿及輝煌壯觀的千佛閣等。如今妙吉寺香火旺盛,佛事活動聲勢浩大,每年花會、法會和燈會期間,均有來自西藏、青海、甘肅、山西等地的2000多名信徒虔誠參與,前來瀏覽游玩的群眾達萬余人次。寺里有十幾個來自甘肅的僧人,那些醬色的僧衣、黑紅的面龐、高大硬朗的形象在肅靜輝煌的寺院、殿堂里遇見的那一刻,會心生恍惚,總感覺是走進了青藏高原的佛教圣地。

  寺院里最引人注目的柏樹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就在大雄寶殿的前面,樹的樣子鐘靈毓秀,是神樹的風姿。千佛閣在大雄寶殿的后面,莊嚴神圣又豪華闊氣。走進千佛閣,站在祥云朵朵的大紅地毯上,面對金光閃閃的千尊文殊菩薩像,內(nèi)心的神圣、景仰油然而生。這恢宏的場面甚至令不信教的一個同伴忍不住趴到地上磕起了長身頭。那一刻,感覺藏傳佛教的光輝和神圣在瞬間就將每個人的心靈照亮了,它讓你的靈魂自然而然地皈依到一個盛大的氣場中,然后,旁無雜念地對著佛像頂禮膜拜,這就是它的魅力!

  在喀喇沁鎮(zhèn)子外,還有一個御泉寺,這個寺院保存得相對完好,青磚青瓦的建筑,有點像早年大戶人家的四合院。和妙吉寺相比,它雖不顯輝煌和豪華,卻更見原始風貌,廟里大殿前面有后落成的漢白玉觀世音像一尊,因為通體白色又加之體形高大,看著異常顯眼。御泉寺的一個“御”字,也表明了它和皇家的關(guān)系,這座廟建于清光緒二十五年,據(jù)說因為廟旁有泉水,所以命名御泉寺,它也是東北地區(qū)為數(shù)不多的皇廟。佛光普照,歲月遷延,御泉寺如今依舊香火旺盛,每逢農(nóng)歷二月十九日廟會,方圓百里的游人、僧人、信眾就會從四面八方趕到這里來。廟會是御泉寺的盛會,它和妙吉寺廟會一樣,也是喀喇沁的節(jié)日。

  除了寺廟,在喀喇沁的山上還有敖包遺址,據(jù)建平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劉志軍先生說,在葦子溝的山峰上還有座石頭壘起的小廟,但我看他拍的照片,感覺那個小廟更像是個敖包。“敖包”是蒙古語的音譯,就是“堆子”、“石碓”或“鼓包”的意思。所有敖包的外形基本都一樣,就是在圓壇上,積石為臺,臺基上面分成大、中、小三層,重疊成圓錐體,周圍涂白堊,讓其堅固。樣子類似烽火臺,高約十幾丈。從遠處望去,也像尖尖的塔。設(shè)有敖包的山峰或山丘,一般都是地域?qū)掗?,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因為敖包多半是人們舉行游藝活動的所在。

  一個地方的敖包數(shù)目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有單獨一個敖包的;也有群列敖包的,即幾個敖包并列,中間為主體,兩旁各陪襯等個的小敖包;也有一個大敖包居中,東、南、西、北各陪襯3個小敖包,成為十三敖包群,稱為“十三太保”。喀喇沁北山上的敖包遺址就是典型的十三太保,那天我們氣喘吁吁地來到山頂,在茂密的荊梢和松樹間找到那些積石時,感覺那大大小小的圓形石基有點像祭壇,站在最大的基石上向山下望去,整個喀喇沁的村莊、大地及遠山近水都盡收眼底,這座山不是很高,但視野非常開闊,無論朝哪個方向看,都一覽無余。山坡上有很多墳塋,百姓埋墳是有講究的,都是通過陰陽先生千挑萬選后確定的風水之地。同行的人誰也不知道這座山的名字,但我們知道,無論前人還是今人,都把它認定為風水寶地。


  實際上,整個喀喇沁也是一塊風水寶地,它歷史厚重、土地肥沃、山高水美,它民風淳樸、百姓安居樂業(yè),就像一塊世外桃源??叽遄永镉酗@赫的樓房,有干凈的旅館、大大小小的商鋪……整個村莊看著繁華卻不喧囂。不遠處,還有個叫洼子的小村,那是一個在外發(fā)達后,渴望回報家鄉(xiāng)父老的喀喇沁人,建成的花園式村莊!村莊在公路邊上,臨街有兩幢氣派的小洋樓,樓的側(cè)面就是個圓形的小廣場,鮮花、草地、亭榭、各類健身器材一應(yīng)俱全,廣場前面有一個巨大池塘,池塘里養(yǎng)著各類觀賞魚,這個小廣場就像城市里的街心花園一樣雅致、美麗。這是個鮮花盛開的村莊,家家戶戶的院落里、村子路邊的空地上全是五顏六色的秋菊、月季、非洲菊。村莊的房屋和宅院排列整齊,看著整潔干凈,在傍晚的余輝里村莊從里到外散著安逸、靜謐的美。路過的時候,我們的眼球被這里的美強烈地撞擊著,忍不住停下車來,在村莊里對著鮮花和房屋拍照,興致勃勃,個個流連忘返。直到走在前頭,相約去吃排骨燉雞的伙伴等得急了,電話催來,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說起排骨燉雞,那是喀喇沁獨有的美味,遠近聞名,很多人不惜驅(qū)車百余里來這兒大飽口福。我們一行人慕名走進喀喇沁鎮(zhèn)外的一家排骨燉雞店,落座后很快一大鋁盆排骨燉雞就端上來了,排骨是又香又爛的精排骨,雞是全雞,外加豆腐和寬粉。據(jù)說豬和雞都是鄉(xiāng)下不喂飼料的那種,既好吃又營養(yǎng)。十幾個人圍一桌子,除了一盤蘸醬菜和幾個小咸菜,再無別的配菜,因為這一大盆排骨燉雞就夠一桌子人吃的了,再多了別的菜,就是浪費。每個人連湯帶肉盛一碗,熱熱地吃起來,果真是美味,排骨和雞肉香而不膩,豆腐嫩香,粉條柔軟綿潤,湯鮮美,一桌子的人大快朵頤,個個贊不絕口。

  這美味是喀喇沁的特色,農(nóng)家養(yǎng)的豬和小笨雞,肉質(zhì)鮮美,泉水做的豆腐更是獨一無二。其實喀喇沁的美就在于它的獨一無二,村莊、稻田、池塘、丁香谷、寺廟、敖包等等,它留給我們的所有印象都是獨一無二的。

2016年10月1日

小鏈接

  周艷麗,俄文翻譯,《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翻譯長篇俄文小說一部。出版長篇言情小說《暗戀》。著有散文集《一路向愛》《人間好日子》《桑之魅》。散文作品見于《散文百家》《中國文學》《散文世界》《華夏散文》《中國鐵路文藝》《沈陽鐵道報》《文學月刊》等報刊。2006年畢業(yè)于遼寧文學院新銳作家班?,F(xiàn)為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遼寧省翻譯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是中文書刊網(wǎng)簽約作家。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