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 原創(chuàng)精品薦讀】芥子凡夫(張冰)

摘要:這是一篇質樸親切、十分感人的紀實性散文。主人公國友才是一位身患殘疾、年近古稀的農民,他以“芥子”自喻,憑鐵拐行走,靠信念生活。不管人生遭遇幾多風雨,始終不負初心——癡癡地愛著他的詩歌,令人肅然起敬。從他的身上,你能深切體會到一個普通草根的瑰麗夢想,以及一種緣由文化情懷、文化自省、文化自信產生的強大精神力量。

原創(chuàng)精品薦讀

芥子凡夫

文化信使/張冰 編輯/劉褚駒

小編薦語

  這是一篇質樸親切、十分感人的紀實性散文。主人公國友才是一位身患殘疾、年近古稀的農民,他以“芥子”自喻,憑鐵拐行走,靠信念生活。不管人生遭遇幾多風雨,始終不負初心——癡癡地愛著他的詩歌,令人肅然起敬。從他的身上,你能深切體會到一個普通草根的瑰麗夢想,以及一種緣由文化情懷、文化自省、文化自信產生的強大精神力量。與此同時,作者以樸實無華的文字,深深表達了對芥子凡,對農業(yè)、農村、農民的悲憫情懷,字里行間浸滿了仁德、友愛、慈善的高尚情感,悄然升華了以文化人、情系蒼生的宏大主題。輔以現(xiàn)場抓拍的圖片,更加深化了文章的意境和內涵,給迄今為止《今日朝陽網》60多萬“鐵粉”送上了一道接地氣、有品位、有特色的文化美食。


芥一凡

  他相貌平平,瘦瘦弱弱,身高不足一米七零,十年前患上了股骨頭壞死病,是一位拄著雙拐、年近古稀之年的殘疾人。看他拄著雙拐艱難行走的背影,你很難把他和詩聯(lián)系到一起,但他的確是一位充溢著詩情畫意的人,舉手投足均顯詩風雅韻。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人情世故在他心底皆可成詩。

  他叫國友才,是遼寧省凌源市四合當鎮(zhèn)溫杖子村民組的一名普通村民。他雖然身有殘疾,生活窘迫,但他骨子里卻有一種追求,有一種深深的文學情結,那就是他對詩詞超乎尋常的喜愛。他的詩作水平說不上有多高,因為他畢竟不是專業(yè)詩人,也沒念過多少書,只是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但是只憑他對詩詞的熱愛,就足以叫人刮目相看了。

  對于國友才這個名字,我是在詩詞微信群里看見的。他有一個即渺小又微弱的網名——“芥一凡”。芥一凡很勤奮,每天都會有一兩首古體詩在群里發(fā)布,內容大都是一些針砭時弊、隨感錄之類的,也有一些描寫家鄉(xiāng)風景的。雖然不是很專業(yè),但是也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他每每在詩的后面做一些小注解,然后不厭其煩地標上“順口溜”。有的時候,我覺得意境不錯便和他探討幾句,偶爾會和上一首,或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他參考。一來二去,芥一凡的名字就有了較深的印象。

  有的詩友問他為何叫芥一凡,他說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而且還有殘疾,渺小得就像一粒芥子,和大家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從他的語氣里聽得出,他有些自卑,這不免讓人生出一些同情和惆悵。

  記得當時群主要求大家實名制,以便于互相了解,于是我知道了這個寫詩人的真實名字叫做國友才。有時候,我在拍到一張好的照片時,便會寫一首詩連同照片一起發(fā)到群里“嘚瑟”一下,國友才總是第一個點贊留言,說一些贊揚的話,并表示希望得到我的一本集子。

  在群里,還有另外幾位志同道合的文友,芥一凡也是他們的忠實粉絲。經過半年多的交流和溝通,他向我們發(fā)出了邀請,邀我們到他家里去做客。一開始,我只是敷衍地、客氣地對他說,等方便的時候一定去。哪知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相邀,于是我們商量,如果再不去,那就真把自己當“腕兒”了。

  7月16日,帶著清晨的一絲涼爽,我們一行五人,踏上了去往芥一凡家的路。車子在蜿蜒的綠色中穿行。天呈旱象,剛剛吐出紅櫻的玉米,葉子蔫巴巴地打著卷,在烈日下低頭耷腦,仿佛睡著了的老人一般,鮮有生機。所經過的每個村莊,都聽得見噠噠的馬達聲,想必是農民在抽水抗旱。

  在與鄉(xiāng)親們的交談中得知,再不下雨,莊稼就保不住了,一年的汗水就要白流了。由于持續(xù)的高溫和一個多月沒下雨,日夜不停地抽水抗旱,地下水位下降嚴重,鄉(xiāng)親們輪番倒班澆地,有的農戶澆上一畝地需要排上兩三天時間。

  見此情景,我們全沒有了出發(fā)時候的歡快,心情都有些沉重。唉!我多災多難的父老鄉(xiāng)親??!老天爺為何不把南方的云層稍稍向北挪一挪,那邊暴雨成災,我們這里卻干旱得如火烤一般。大家似乎沒了興趣,誰都不說話,車里很寂靜。

  這時候,我的手機傳來短信聲,打開一看,是芥一凡發(fā)來的一首詩:“欣聞益友遠方來,難禁激情喜滿懷。備下粗茶薄酒菜,闔家恭候柴門開。”我看看時間,已過了十點多,芥一凡在催我們了。于是我隨即回了一首:“繞梁燕子亂徘徊,稼穡無望情難捱。途中耽擱數(shù)里路,只緣天旱無雨來。”我不知道芥一凡會不會讀懂我的意思。

  車子七拐八拐地進了村,芥一凡早已在村頭等待。一陣寒暄之后,我們穿過小村的熱情,他邊走邊說:“這一道莊稼都旱得夠嗆吧?”緊接著他又說道:“我們這里也是,莊稼都完了,點根火柴就能著了。今天請各位來是仰慕已久,終于達成夙愿了。另一層意思也是想給你們這些城里的文化人提供一些真實素材,看看面對干旱的莊稼人是怎樣的無可奈何。”我有些眩暈,芥一凡早就讀懂了我們!只是我們剛剛讀懂了芥一凡—— 一位看起來有些微弱的農民情懷!

    芥一凡的大院,和他的人一樣,充滿了詩情畫意。一棵在房山角的大梨樹,綴滿了翠綠的梨子。一枝長長的樹杈,突兀地橫斜在窗前;兩棵大棗樹,把大門覆蓋得很隱蔽;靠西南側的一角,種了幾畦子豆角、黃瓜;幾棵南瓜秧爬滿了矮墻,碧綠的大葉子底下,一個個探頭探腦的黃金瓜,此刻正靜靜地躲在肥厚的葉片下面納涼。院子的剩余空間很大,都用紅色的磚塊鋪砌,每隔三五步,便有一兩株半人高、團團的、翠綠色的掃帚苗在磚縫里生長著,粉紅色的秫秸花點綴其中,一只小花貓在秧棵兒下瞇著眼打盹,讓人感到整個院子是那樣的祥和與恬靜。

  芥一凡夫婦用農家最豐盛的飯菜招待我們。坐在土炕上,吃著可口的飯菜,望著窗前綴滿詩意的樹枝,自然而然地談起了芥一凡的詩。芥一凡把他的一摞詩稿鋪展在我們面前,我們品讀著,欣賞著。慢慢地,我的眼前幻化出無盡的田野,綠色的遠山,一群群歡蹦亂跳的牛羊,還有,還有那枯竭的莊稼……

  最后,我的雙眼定格在墻角的一副拐杖上,這是一副金屬制作的拐杖,外表已經很陳舊了,它伴隨主人坎坎坷坷地走過了10個春秋。芥一凡就是憑著這副拐杖,每日行走在土地與老宅之間,行走在柴米油鹽與美麗的詩行之間。如果說拐杖是他的生命之杖,那么詩行則是他倚杖而行的前進動力。就在吃飯前,他拄著拐杖,一步一頓地把我們領上有著百十蹬臺階的溫杖子水庫大壩,而且走得并不比我們慢。想著他拄著拐杖十年如一日地行走在鄉(xiāng)村曠野間,忍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疼痛,那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力量啊!

  佛經里有一句話: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意思是須彌是無限大的宇宙,芥子是很小的草籽。是說其實一個草籽那么大的地方里面也蘊含著無數(shù)的生命。在網上,我又搜索到和“芥”有關的所有詞條,幾乎都和微小有關,例如:芥子(芥菜的種子,顆粒很?。?;又如:芥豆(小草和豆子)。芥蒂(細小的梗塞物)。就連《聊齋志異》里也有“似尋針芥”的寫法??梢娨粋€“芥”字實在是弱小,再加上“一凡”二字,更是微乎其微了。自稱芥一凡,就是寓意自己很平凡很渺小,但是,通過網絡及現(xiàn)實的接觸,他的形象在我們面前漸漸高大起來。也許他的詩作是平凡的,但是透過他詩作背后的人生和思維,越發(fā)覺得他的人格是上乘的。

寫于2016年7月16日

附:芥一凡古體詩兩首

割柴荒野獨一人,偶聞山雞幾聲吟。

寒風拂面不覺冷,汗水已濕布衣襟。

一葉飄落便初秋,忙碌農夫谷梁收。

天命老兒渾南宿,奔波勞碌為生謀。

【責任編輯 趙威】
小鏈接

  張冰,網名耕讀女,凌源市楹聯(lián)家協(xié)會秘書長,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詩詞學會會員,《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有文章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省市級刊物發(fā)表。著有《耕讀女詩文集》。

【本網聲明】


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