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
墨香浸染一縷情
文化信使/白偉 編輯/立軍
喜歡在清爽的風(fēng)里端詳李太白的月光,喜歡在靜謐的夜里想念普希金的海洋,喜歡在唯美的歌里觸摸林徽因的感傷,喜歡在纏綿的雨里尋找戴望舒的惆悵……
浸染一縷墨香,心靈得到釋放。尋一個契機給靈魂深處的自我,交流碰撞。一本書的意境,足以令人體會生命的七滋八味,獲得意外的啟迪與聯(lián)想。有一種態(tài)度叫魯濱遜式的豁然開朗,有一種性格叫郝思嘉式的胸懷坦蕩。
走進書齋,就是走出了喧囂,也就走出了狹小的自我,給自己一個更廣闊的私人空間冥想。于是,放眼望斷古今:咂咂四季的表情,品品流年的滋味,聽聽歷史的脈動,嗅嗅文字的芬芳。讀書的日子里,細膩溫存中,心靈的感悟雋永悠長。
知音是文字,益友是墨香。
捧一本好書,就是面對一個忠誠的朋友。孤獨時,它給我以安慰;困惑時,它給我以解答;憂慮時,它給我以鼓舞;迷惘時,它給我以力量。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治學(xué)、立世、為人,由此樣樣亨通。方塊字里敘寫多少悲歡離合,平仄韻中描摹多少水墨丹青。如果有什么比泉水更靈動,比楓葉更絢麗,那便是書中的文字了;如果有什么比大海更寬廣,比天空更澄澈,那便是書中的靈魂了。因為,讀書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心靈滋養(yǎng)。
書籍引我浸入最美好的精神世界,讓我有機會一睹各個時代最偉大的智者模樣,更有機會接觸不同人物的離合悲歡,時而驚心動魄,時而蕩氣回腸。在《文化苦旅》中徘徊,尋找《哈姆雷特》的跡象,每天讀點季羨林,在但丁的《神曲》中領(lǐng)悟人文思想的曙光。當(dāng)霧靄散去,繁華落盡,再憶冷暖書中事,又添春秋筆下光!
戀上幾縷墨香,幻出萬般景象。
文字染指的流年就像彩虹。乘著文字的翅膀飛翔,不知不覺完成自我的成長。咿呀學(xué)語時,懂得拾撿飯桌上農(nóng)夫鋤禾的辛苦;懵懂孩童時,祈盼與灰姑娘、美人魚、白雪公主的完美邂逅;青春年少時,牽手“水滸”,到“三國”的“儒林”外、“紅樓”里 ,夢幻“西游”;人到中年時,才明白“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道理,才品出“魯、郭、茅、巴、老、曹”烹飪出來的書香。
年華似水,只因一縷墨香,欣然盈路,日子就變了模樣。王維渭城的朝雨、柳永伴月的曉風(fēng)、陶潛帶露的菊花、蘇軾水畔的青杏,何嘗不是永恒在記憶深處的地久天長?
書海流連,我能聽見歷史的心跳!捧著一顆虔誠的心,走進這些為文的人們,小心翼翼地觸摸他們心靈上深深淺淺、曲曲折折的紋路,同時也照見自己,于是,蟄伏的心事醒了,釋然了。一種共鳴,驅(qū)散細碎的憂傷,掩埋在雨果敲響的沉悶的鐘聲里,丟棄在易安憐惜的黃花后。與書為友,在故事中遇見自己,冥冥之中開啟夢幻的天堂。
讓書本入懷,讓生命浩蕩。
我觀人與書之間,邂逅、傾心、相知、相愛、分別、思念、重逢、共鳴……這些細致的情節(jié)和情愫,像極了人與人之間的情義。此身在,此心在,此情常在。靜靜坐在文字的彼岸,統(tǒng)觀社會和歷史;輕輕泛舟文字的海洋,重塑性格和靈魂;乘著文字的翅膀去飛翔,描繪未來和夢想。
夜深人靜,皓月當(dāng)空,獨倚窗前,或小坐榻上,捧著一本喜愛的書,卷一簾墨香流溢彌散,讓心靈游走在最素潔的時空里,是釋放,更是全新的發(fā)現(xiàn)與獲得,引來源頭的活水流入方塘,清澈了心渠,眼眸也瞬間明亮,由此風(fēng)雨兼程,毅然走向遠方!
墨香浸染情幾許,有書相伴好春光!
讓閱讀走進我們的有機體吧,讓我們的人生充盈墨香!
?。ㄗ髡攥F(xiàn)供職于遼寧省朝陽縣教師進修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