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杏花雨
文/楊帆 編輯/雅賢
人到中年,自認(rèn)為對于雨并不陌生,既見過潤物細(xì)無聲的小雨,也見識過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的驟雨,更見識過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大雨。然而總有一絲絲的遺憾在心頭,似乎那些雨都不是我生命中渴望珍存的場景。
也許受了紅樓夢中那首葬花吟的影響,也許骨子里的那一縷憂郁,潛意識中總期待邂逅那么一場雨,一路行來一路白,悄然中既能溫馨歲月,也能甜美時光。
站在陽臺,俯瞰樓下花園的花兒,春色漸深,春紅正在慢慢謝去。于是拋開工作,遠(yuǎn)離都市,和一眾姐妹相約玉蘭花下,鏡頭捕捉著一個個精彩而又童真的瞬間,定格在膠片。尤其,歸程的杏園給了我們詩意般的驚喜。
我平生第一次見到那么多的杏花,頭上腳下,到處都是“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fēng)流”的杏花,仿若置身花的海洋,一縷縷馨香直透心底。我不知道,是微風(fēng)拂過,粉白的花瓣飄飄而落?還是我們一不小心,驚擾了它的清夢,一瓣一瓣的瀟瀟而下!我只知道“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
不知道誰輕輕的吟了句: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我很想接:“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yuǎn),斜日杏花飛。”但終是沒有說出口。因?yàn)槟X海中一直盤旋著一個畫面,一翩翩公子,身著白色長衫,手持玉笛,于瀟瀟落花中一曲曼妙,唯美而浪漫!假如南宋詩人陳與義能夠穿越到今天,感受現(xiàn)代的和諧與繁華,也許他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就會是另外一種心境了吧!
盡管春天總給人蓬勃的氣息,相聚也給我?guī)砹丝煳颗c欣喜。但落花總給人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傷。潛意識中,總擔(dān)心這美麗的相聚在不經(jīng)意間就會落下惆悵的疏影。于是,在相處中就有了一顆敬畏之心,很珍惜每一次的凝眸,總希望在朋友的雨季中,能撐開自己心中的云傘。他日,當(dāng)我們落坐于日暮夕陽中,翻閱人生的相冊時,或許因?yàn)橛辛艘宦返那逑愫惋w揚(yáng),可以多一些讓人久久回味的片段與影像。
不知不覺中,我彎下身子,輕輕地拾起一朵兒還在夢中的花兒,小心地放在我的手心,生怕手心的炙熱灼傷了它。那花兒,在我的手心兒里,慢慢地蘇醒,淚眼婆娑,不經(jīng)意間,打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那一部分。其實(shí),每一個孤獨(d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塊最寬廣最柔軟、最青翠的芳草地。那里不但擱淺著滿滿的友善,更多的是注視和牽掛......
起風(fēng)了,花瓣飄舞著,瀟瀟而下。微一抬頭,碧藍(lán)的天空上,一朵白云悠悠而來,于是輕輕地問她:許多年以后可曾記得當(dāng)初的笑顏如花?亦或曾經(jīng)的瀟瀟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