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心語
文化信使/杜春民 編輯/雅賢
周末閑暇,笑邀妻子,說走就走,鳳山巡行。
細雨,微涼。田野秀美,青山空靈。
漫步山中,盤山道兩旁,植滿高大的楓樹。鵝黃染翠的楓花綴滿枝梢,飄然的雨絲輕嬈地注入花心,凝成珠露,那嬌羞的情態(tài),如待字閨中的少女,琵琶半掩,憑窗思春。又似纖纖玉手,觸撫在心尖,酥酥癢癢,醉態(tài)萌生。
行走間,一抹暗香襲入鼻端。尋芳而去,撲入眼眸的是一片榆樹,層層疊疊的榆錢,甜膩的味覺沖擊,剎那勾起童年的記憶:門前的老榆樹,滄桑的石碾,飄忽的秋千,縈繞著無邪的笑語,童真的希冀。爬樹折榆錢、分而食之,一個猴子望月,驚訝了伙伴的笑容。媽媽新鮮出爐的榆錢餅,榆樹皮和著高梁面,做出的饸饹,澆上咸菜豆腐鹵,筋道入味,滑滑糯糯,舌尖美味,眉目傳情。眼角酸酸的,心底漲漲的,是什么?是童年家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是思念的味道。大街小巷高聲叫喊的鄉(xiāng)村煎餅,鄉(xiāng)村笨雞,鄉(xiāng)村小炒,滿眼的鄉(xiāng)村,攪亂了視聽。讓市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還停留在美好的文字中,鄉(xiāng)村夢,我為你壯行。
山坡上,幾枝嬌艷的桃花,斜倚在蒼松翠柏虬勁的臂彎里。微雨薄煙中,花兒添了魅惑,樹兒多了繾綣,似情人的寵溺、無奈、縱容,暖語昵喃。
山間小徑幽深,戶外運動愛好者徜徉其中,呼朋引伴聲,驚醒了棲息的山鳥,幾個起落,沒入樹叢,只余山谷悠鳴。
年輕的辣媽,正在指揮著胖胖的兒子,把一片廢紙巾投進美麗的垃圾箱中,畫面綻放在了我永遠的記憶花叢。
極目遠望,峻毅的青山,層巒疊障,在雨簾中,柔和了冷硬的線條,如海市蜃樓般,縹渺玄幻。又如貴婦云堆霧繞的發(fā)髻,慵懶華美。
山頂?shù)墓艅x,大士祥和的眉眼,柳枝的點化,凈瓶的包容,裊裊的梵音,善男信女,凈手拈香,虔心度拜,傾吐內心的訴求,祈禱神靈的撫慰,把一曲曲精神食糧裝滿欲望的星空。
花開四季,葉落無聲,滿樹繁花,感慨悠然而生,文明從腳下起步,快樂自心底揚帆。一首和詩,花間私語,隨風飄誦:
莫道春遲玉蕊飛,三千白發(fā)笑輪回。
花間私語劉伶醉,斗酒吟詩四月魁。
雨中的鳳凰山,景色無邊。
山行中的你我,裝飾了誰的風景?
小鏈接
杜春民,70后,朝陽市詩詞學會會員。鄉(xiāng)村教育實踐者,曾任中學團委書記、教導主任、校長,現(xiàn)任朝陽縣柳城高中黨總支副書記。市政府優(yōu)秀教師,市學科帶頭人。遵從內心的感受,做自己喜歡的事,詩書相伴,不忘初心,在慢生活中獨賞一池春色,滿地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