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鷺之約
文化信使/宿秀珍 編輯/趙威
早就聽說遼寧省朝陽縣七道嶺鄉(xiāng)蘇家營子村有很多蒼鷺棲息,可一直沒有機緣得見。而蒼鷺之名,也只是通過網(wǎng)上查詢,聽朋友介紹,真正的容顏如何,還真是云里霧里,特別是最近聽說七道嶺還真的來了許多“過客”蒼鷺,就總想找個機會去看看這些遠方而來的“鳥族客人”。
機會終于來了。
趁著三月踏青時節(jié),冰河開化,凌河岸邊的草地也有些許尖尖嫩芽兒冒出,喜歡春風的柔軟,更喜歡這大好的春光。于是,接受了平素愛好寫詩文、詩詞圈的老師和朋友之約,上午九時左右,驅(qū)車向朝陽縣七道嶺鄉(xiāng)蘇家營子村進發(fā)了。
這天兒出奇的明艷,春天的陽光溫暖得如少女的情懷,風柔的如輕紗一般,軟軟地拂在人們的臉上、身上,愜意得直叫人瞇著眼睛享受著大自然給予的恩賜。經(jīng)過了寒冬的凜冽,突然間抖落嚴寒,處于“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意境,真是開心得手舞足蹈。一路上,坐在車里,同車四人有說有笑,人的心情也與春天一樣晴朗。也許是人有夢想的時候,無論是做什么,都是輕松愉悅??粗嚧巴獯掖叶^的已悄然爬上枝頭的青色,任由著自己的心思信馬由韁,暗自思忖著那些“不速之客”的模樣,盡管車速已經(jīng)很快,但還是希望早些到達目的地。
幾經(jīng)輾轉(zhuǎn),上午十點半左右的光景,車子進了一個不太大的樹木掩映下的村莊,這里就是蘇家營子村。恰逢村里人趕集的日子,車子在小集市中穿過,盡收眼底的是農(nóng)村土特產(chǎn)品、各類瓜果蔬菜、日常生活用品等等,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大車小車擺放在村里比較寬闊的街道兩旁,如此景象,心中不免感慨:農(nóng)民的生活真得是天翻地覆,今昔對比了。所見所聞,用句“敢叫日月?lián)Q新天”來比喻,還真不為過,老百姓的日子就像集市上的物品一樣豐富多姿??瓷n鷺之前,又領(lǐng)略了一番農(nóng)村集市風光,倒也是大有收獲。
還沒正過神來,突然有人喊了一聲,“你們都到了?”尋聲望去,原來是大名鼎鼎的秋良老師和他的同伴,在用專業(yè)的工具忙著拍集市風情。看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還有后來拍攝蒼鷺時的鏡頭,讓我領(lǐng)略了真正的攝影師的稱謂。
相約的人員都到齊了,相互寒暄后,我們一行六人跟隨著臨時美女向?qū)嗫?,走進了蘇家營子村委會大院,因為這里是拍攝蒼鷺的最佳地點。心跳突然有些加速,一種莫名的激動涌遍全身,日思夜想的蒼鷺,已近在眼前,不由得小跑到村委會房屋一角的開闊處,就聽后面有人驚呼:“看,樹上有那么多的蒼鷺巢!”
秋良老師支起三角架,安置上了他的專業(yè)“大炮”——相機,我和其他人高高地舉起手機,尋著遠處那幾棵長勢很高,卻是枝杈各異的楊樹搜索著蒼鷺的身姿。遙遙望去,在形態(tài)各異、風姿不同、高矮相間的楊樹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巢穴”,想必那就是蒼鷺的家。忽又發(fā)現(xiàn)在很遠的一戶村民家的房頂上,站著好多人,架著“長槍短炮”,也是攝影愛好者,一動不動地觀察著自己的“作品”,如同一尊尊雕像,難怪有人說,攝影家的癡迷令人不可思議,今天終于驗證了。
正在遙望他人的時候,突然一聲尖叫:“飛了,飛了!”思緒和眼神同時被拽回到手機畫面,真切地看到,對面那幾棵泛青卻未發(fā)芽的高大的老楊樹上,在眾多的鳥巢邊,有鳥在扇動翅膀。把手機的光圈放大到最極致,那幾只形態(tài)各異的大鳥終于被捕捉進了畫面中。我的眼神不由得定格在那灰白相見的大鳥身上。
百聞不如一見,我看到了仙女般的美麗,竟然有好多只蒼鷺站在樹的枝杈上迎風弄姿,美不勝收。有相依相伴的;有孤高自傲的;有蝸居巢穴的;還有幾只不安靜的伙伴兒,羨煞死人。定睛細瞧,看那尖而略扁的長喙,看那細而長的脖頸,看那圓且黑的眼睛,看那長卻纖細的腿,看那黑灰加白的羽毛,看那雙扇動起來寬大的翅膀……類似雄飛于乾的白鶴,又似棲于湖澤的鷗燕,卻都不是,她就是自己。那只穩(wěn)穩(wěn)地站在枝頭的蒼鷺,眼睛定向前方,輕風拂過,看到灰白的羽毛略略掀動,枝杈搖晃卻也沒有捍動這只蒼鷺的定力,依然像保護一方水土的自然衛(wèi)士一樣巋然不動。或許是如我們一樣享受著大好春光,或許是在埋怨前來參觀游覽的人驚擾了它們的生活?抑或是不屑于理睬我們的好奇,獨自展示自己的個性?我異常興奮,不管不顧地大聲地呼喊:“看那只蒼鷺,一動不動像個士兵!”
這時,有人提議換個地方拍攝,倒也不錯。于是收起各自的工具,再次穿過集市,向村莊深處走去。
三三兩兩的人從對面走來,那是已經(jīng)參觀結(jié)束的人們。大家正說笑著,突然有人停下了腳步,原來遇到了熟人。文化圈里名人就是多,在這個獨占春色的地方遇見也不足為奇,可能都是為豐富文筆來慕名采風的。相互問侯后又各自分頭而去,相約中午在一處就餐。
此時,已近中午,陽光在頭頂上散發(fā)著久違的熱度,周身暖得如火一樣。懶散的我們分頭穿行于村里的寬窄小巷,尋找著最佳觀望點。突然發(fā)現(xiàn)各家石頭砌起的院墻上,都是用白粉畫的宣傳畫,上面的蒼鷺栩栩如生,曼妙逼真,像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橫在觀光者面前。這才知道,蘇家營子村早已成為“中國最大蒼鷺棲息地”,是縣市兩級蒼鷺自然生態(tài)保護區(qū)。感受著這里的民風民情,享受著這里的青山綠水,藍天白云,原來這就是生態(tài)的力量,這就是生態(tài)的召喚,才讓那些熟知自然脾氣的“灰鶴”成了一年一度的侯鳥,也成了溫暖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素材,更成了平衡自然界風調(diào)雨順這個晴雨表的使者。我感動著蒼鷺無言的付出,感動著自然界的回贈聲音,更感念著作為一個自然人,一個社會人應該做些什么。
我不再呼喊,不再指手劃腳了,因為我怕,我怕驚擾了蒼鷺正在哺喂的幼子;怕驚動了那對享受愛情的蒼鷺伴侶。當我們在享受自己快樂的時候,是否也應該為它們想想呢?它們是否真的愿意在我們面前展示尊容?是否真的愿意為我們展翅炫姿?心情突然有些暗淡,站在一堵石墻前,定定地望著前方不遠處的高樹上,一對振翅欲飛的蒼鷺,成雙成對的和諧畫面。我迅速地舉起手機,欲把這份和諧形成永久,可是不給力的手機還是沒有捕捉到,但這種和諧定格在我的心里。觀賞艷羨鳥兒們?nèi)绱撕椭C,這又何嘗不是人文、社會和自然和諧的縮影呢?這種和諧不也正是我們今天所祈望和需要的嗎?
這份和諧感染著我,我的心情也舒朗了,不再如先前那般索然。我再次貪婪地用手機拍攝著村里的一草一木,樹上的一鳥一巢,“曲檻久望蒼鷺影,幽芬一酹白云杯”,不知是誰的詩句,自己竟然脫口而出。也許是藍天白云,春風仙羽,民俗風情感染所致,詩中那些描寫蒼鷺的詩句,倒真的是合乎此情此景,恰如其分。
飽覽了蒼鷺與村民和諧共處的畫面,了卻了經(jīng)年睹望蒼鷺真容的心愿,聽著當?shù)匕傩諏ιn鷺的評說,回味著蒼鷺棲息此地的歷史和文化,心情竟久久不能平靜。此時,已過了飯時,大家似乎均沒有餓的感覺,羿總的老父親為我們準備了地道的家鄉(xiāng)特色飯菜,一次次的催促電話,才把我們流連的腳步截止,回到了羿總老父親的家中,美美地吃上了一頓很奢侈的在城里吃不到的農(nóng)家飯菜。
飯罷,相約一處就餐的“兩伙人”中有人提議,為今天的游覽做個結(jié),于是專業(yè)攝影師就派上了用場,快門一響,一張永恒的記憶,因為蒼鷺便留在了這個向往已久的蒼鷺之鄉(xiāng)。
枝搖楊柳飛蒼鷺,人證瓊瑤倚翠臺。蒼鷺之約,讓白云藍天作了見證;蒼鷺之信,讓青山綠水成為和諧;蒼鷺之侯,讓民風小寨溫暖了心靈。
小鏈接
宿秀珍,網(wǎng)名青果,星語心?,F(xiàn)就職朝陽市龍城區(qū)委黨校?!督袢粘柧W(wǎng)》文化信使;中華詩詞學會第9期研修班學員;遼寧省詩詞學會和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市詩詞學會副會長;龍城區(qū)作家協(xié)會和詩詞協(xié)會主席。喜文學,在諸多網(wǎng)站發(fā)表若干作品。有若干詩詞、小說、散文、楹聯(lián)作品在文學雜志書籍上發(fā)表。作品參選的書刊有:《朝陽新世紀小說選》《朝陽新世紀散文選》《朝陽新世紀詩歌選》《美麗鄉(xiāng)村》《柏慧史話》《凌河雅韻》《韻起凌河》《遠古石韻》《盛德頌》《永遠的紀念》《文化烏蘭 大美河碩》《紀念趙尚志誕辰100周年楹聯(lián)集》《遼西文學》《作家天地》《遼海詩詞》《藝術(shù)家》《朝陽日報》等書籍報刊及碑刻上;曾有楹聯(lián)詩詞作品榮獲大賽獎項。著《青果集》一書,選編《新編十二生肖春聯(lián)》一書。2012年躋身于《朝陽市作家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