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媚白石
文化信使/楊廣大 編輯/趙盼
建在大凌河上的北票白石水庫,是遼寧第三大水庫。她是掛在大凌河項上的一塊耀眼的翡翠,她是頂在北票頭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水庫是水的驛站,大凌河的水流累了,就在這里停下來歇歇腳,有的水像有些人一樣一歇下來就不愿再奔波了,于是這里的水越聚越多,終于漾成了浩瀚之勢,雖然難與大海的博大相比,但讓她做海的女兒還是挺合適的。她的嬌媚,她的婉柔,她的靈氣,一定會讓大海喜不自禁、寵愛有加吧。水的慵懶,卻造就了一方柔美的風景;人的慵懶,常常成了飛機、電梯等發(fā)明的動力。懶得恰到好處,往往會產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果一味地懶下去,那么你的前景絕對不會鮮花爛漫。
幾年前,陪遠道而來的老同學到白石水庫游覽觀光,當時老同學就囑托我寫一篇游白石水庫的文章。一晃,好幾年過去了,卻不見有關白石的只言片語,想想不免心生慚愧和不安?;蛟S這就是我懶惰的一個體現吧。懶得構思醞釀,懶得動筆描繪,由于懶過了頭,因而我的筆下遲遲未能收獲白石的秀麗風光。
那是一個炎炎的夏日,我和老同學蹬上了白石水庫的大壩,立刻被大壩的雄偉壯觀所震撼。在我看來,大壩就像一面堅固的墻,更像一條神奇的鞭子,就那么輕輕地一揚,那些桀驁不訓的水便十分安靜地秀在那里,頗像一群乖巧溫順的小女孩。向北放眼眺望,水域遼闊,很有碧水連天的意韻。白云飄在藍天,像草原上悠閑愜意的羊群一樣幸福徜徉,抬頭可仰視瓦藍的天空,低首可俯瞰碧綠的庫水,恐怕沒有誰比白云更風光更幸運更暢快吧。明媚的陽光像一束束火把,點亮了一庫的碧水,金光、銀光在遼闊的水面閃閃爍爍,宛若無數條鮮活的金魚銀魚跳躍著,讓靜謐的庫水即刻有了數不清的快活元素。
低頭看壩下,只見綠水里有十幾條兩尺多長的紅鯉魚無比自由地游弋著,綠水紅魚就那么自然隨意地構成一幅明麗的畫卷,我真想變成一條魚跳進水中,融入這優(yōu)美的畫境,親自體驗魚們的別樣灑脫和浪漫、幸福和快樂。
一陣涼風襲來,把我從夢幻中吹醒。我又領著老同學蹬上建在大壩西邊山頂上的觀禮臺。觀禮臺建得通透大氣,站在上邊,視野更加開闊,頗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欣然與豪邁。群山環(huán)抱的水庫,像一塊巨大的藍色寶石,晶瑩,柔潤;大壩像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巨人,伸開強勁的雙手牢牢牽著東西兩側的山巒,日夜不息地守護著水的美麗,奉獻著水的價值,實現著水的夢想;壩南是水庫流出的勤奮、活躍的水,她們繼承水家族的不屈性格,帶著水庫小憩后的精神頭,像上足了勁兒的發(fā)條似的一路小跑著,去找大海,去實現水的美好愿景,那怕千難萬險,也無法阻擋她們的腳步,那怕刀山火海,也不能消磨她們的意志。這些水在實現自己理想的同時,還流淌出了“塞外第一漂”的美名,給人類帶來了許多歡樂。水上漂流,親自劃著橡皮小船,享受的是少有的閑適;兩人或是多人打水仗的激烈場面,體味的是盛夏的涼爽和兒時的純真;瀏覽兩岸的曼妙山花,青青莊稼,葳蕤楊柳,傾聽鳥兒的天籟之音,河水的清脆鳴唱,品嘗的是喝蜜水聞花香一樣的滋味。
(圖片均來自網絡)
小鏈接
楊廣大,男,遼寧省北票人。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新遼西派散文作者。1990年開始散文創(chuàng)作,已創(chuàng)作散文200余篇,先后在《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思維與智慧》、《讀者鄉(xiāng)土人文版》、《遼寧日報》、《鄉(xiāng)鎮(zhèn)論壇》、《語文報》、《中國文學》、《文學少年》、《小學生之友》、《遼寧職工報》、《村委主任》、《遼寧散文》、《中國報告文學網》、《東北作家網》、《遼寧作家網》、《今日朝陽網》等50余家報刊、網絡發(fā)表。散文作品入選《中國散文精致讀本》、《新人文讀本》、《中國美文二十一世紀十年精品選編》、《全國散文作家精品集》、《記憶中的風景》、《中華散文精粹》等多種選本。散文作品在國家省市各類征文中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