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比較沉迷中國古典詩詞的我,已不怎么喜歡再讀沒有韻腳的各類詩章了,可案頭上這本燕山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惡之花》,又再一次讓我
近年比較沉迷中國古典詩詞的我,已不怎么喜歡再讀沒有韻腳的各類詩章了,可案頭上這本燕山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惡之花》,又再一次讓我欲罷不能。
這本書,由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西語系法語專業(yè)、曾到日內(nèi)瓦大學(xué)進修、后擔(dān)任過二炮司令部參謀,今就職于社科院的郭宏安先生譯介。全書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郭先生論述波德萊爾及其作品的《論〈惡之花〉》,第二、三部分為詩集《惡之花》、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郁》。郭先生用了本書五分之二的篇幅對《惡之花》的成書背景、創(chuàng)作過程、所受非議、文學(xué)與社會影響等進行了全視角的解讀。在這里,雨果說它“灼熱閃爍,猶如眾星”,布呂納吉埃卻稱其是“旅館中的撒旦”,而郭先生本人認為,《惡之花》是一卷奇詩,一部心史,一本血淚之書……在眾多大家的譽毀之下,讓人真切地感受到 “惡之為花,其色艷而冷,其香濃而遠,其態(tài)俏而詭,其格高而幽。它綻開在地獄的邊緣。”
在法國浪漫主義的夕照里,波德萊爾,這位父親62歲、母親30歲時才呱呱墜地、經(jīng)歷6歲喪父、一年后母親改嫁、稍長赴巴黎求學(xué)的“高富帥”,似一只逃出樊籠的天鵝,盤旋于惡的花園里,在詩歌這面時代精神的魔鏡里,穿越象征主義的森林,用惡的意識凝神反觀自己懷揣訴夢想、閑游野蕩、反叛抗?fàn)?,最后在貧病交加中走完了?1歲的人生歷程,并完成了《惡之花》這經(jīng)典篇章的創(chuàng)制。
欣賞這部誘惑各個時代、各個國度、各個年齡的作品,讓我們感到:他憂郁,“我仿佛是一位多雨之國的國君,富有卻無能,年輕卻已是老人。”他愛美,“你的眼睛包含著落日和黎明;你像雷雨的黃昏把芳香撒播;你的吻是春藥,你的嘴是藥瓶,能使英雄怯懦,又使兒童勇敢。” 他痛苦,“或用熱情把你照亮,或者于你寄托悲苦,自然!有人看作墳?zāi)?,有人看作生命和光?rdquo;他深刻,深刻地認為讀他書的人是他虛偽的兄弟和同類,并告誡道,“每天我們都向地獄邁進一步,穿過惡濁的黑夜卻并無反感。”他斷惡,“放蕩和死亡,兩個可愛的姑娘,從不吝嗇親吻,身體亦很健壯,肚皮永葆童貞,衣衫百孔千瘡……”他悔罪,“天的深度令我驚恐;它的純潔使我憤怒。”他遨游,“每個人身上都帶有天生的鴉片,不斷的發(fā)散和更新。”在他最后的《跋詩》中,他拋棄了所有,“那里所有的罪惡都盛開如花。你知道,撒旦啊,我苦難的主宰,我絕不去那兒把我的淚空灑;”也擁有了所有,“就像老色鬼難把老情人拋開,我只想沉醉于這碩大的娼妓,她致命的魅力使我永不年邁。”
《惡之花》,或是上帝園中的一枚禁果,正在向越來越多的人顯示出鮮麗的顏色,散發(fā)出濃郁的芳香,傳送出神秘的暗示。只有果敢摘食的人,才能看到一個滿目瘡痍的社會,體驗一段備受摧殘的人生,聽見一聲來自地獄的呼喚,騰起一團不斷抗?fàn)幍呐穑庙懸魂囎晕揖〉狞S鐘,總之,他們不在為虛偽的面紗蒙蔽,不再為盲目的樂觀陶醉,不再為世間的丑惡嚇倒。他們,也許還有我們,無需等待蛇的誘惑,就睿智地跨過人類精神的童年!
作者 張慶會
敬告媒體朋友:如果需要從《今日朝陽網(wǎng)》轉(zhuǎn)載原創(chuàng)文圖、視頻或其他資訊,請您注明出處。我們感謝您的轉(zhuǎn)發(fā),但請尊重、保護我們編采人員的勞動成果。同時,本著合作共贏的原則,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雙方建立合作伙伴關(guān)系,謀求互濟發(fā)展!
電話:+86-18904219022;+86-15541652929
QQ:1049836665;2219706898;760259826
郵箱:1049836665@qq.com;lgc5816032@163.com;2219706898@qq.com
微信公共號:今日朝陽網(wǎng)(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眾號“今日朝陽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