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朝陽市新媒體協(xié)會成立特稿
讓文字來“說話”
文圖/文化信使 楊秀蘭(遼寧沈陽)
昨晚做了一個夢:先是在腿還不太夠長的情況下,打著無助力的方向盤在擁擠的朝陽大街上開了一晚上的大解放,終于在“請注意,倒車,請注意,倒車”的提示音下突圍成功;后又打了一晚上的腹稿,從吃的先寫,然后再寫花兒,再寫魚鳥化石,最后是牛河梁紅陶……就這樣,悠悠醒來。
我對朝陽的最初認(rèn)識,還真是吃。朝陽的小米,不論是做干飯還是二米粥,抑或夏季的水飯,都噴香可口;地瓜也不必說,甘甜、軟糯;脆棗自是嘎嘣響脆,在上世紀(jì)90年代的時候,那是開箱搓搓即食,愛吃到什么程度呢,就這么說吧,守著一箱脆棗,可以咔咔吃到胃飽。喀左的陳醋,在那個時候就有好多種,吃餃子的,拌菜的,烹調(diào)的,均陳香醇厚。我喜歡吃酸,哪怕是酸菜餡的餃子,也會在半碗陳醋里打個滾再送入口中……朝陽的這些特色硬貨,在每年的不同時節(jié),都會吃上。即便戰(zhàn)友未來沈陽,心意也會輾轉(zhuǎn)送到。因緣際會認(rèn)識帥郭后,我又“品嘗”到了朝陽的“蒜香碗砣”,那食時切片,狀若柳葉的掛勺碗砣,輔以湯汁、鹽、醋、油潑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汁料作伴,唉,看完都受不了了,以至于寫下這段文字,都會讓我吞一下口水。還有那吊爐燒餅,五香的芝麻醬的,起層且起酥……看到,猶如吃到。
前幾天買了一株巴西木,實物為一截木樁,我興沖沖地把它放在一個玻璃小盤里,注入0.5毫米的水、3滴營養(yǎng)液,吸水一周后干置2天再重復(fù)上述操作。我把它放在客廳茶幾上,嚴(yán)格按照養(yǎng)殖要求—避免陽光直照,在光線范圍1米內(nèi)朝陽,既保證有陽光又避免曬暈。買下它,原因是我在《今日朝陽網(wǎng)》看到孫仲興老師寫的《盛開的巴西木花》后,心癢手癢。別看它現(xiàn)在只是木樁,卻是我重點保護(hù)的對象;它現(xiàn)在沒什么顏值,只是一截木樁,待它發(fā)出枝丫,我便遵照孫老師的文中“秘方”,養(yǎng)之……寫到這,我心里充滿希望,憋著勁兒做著超越朝陽戰(zhàn)友張先生的夢想!
聽?wèi)?zhàn)友說起他的首次“伴郎”經(jīng)歷。新郎是他的同學(xué),老家在朝陽建昌(現(xiàn)為葫蘆島市所轄)農(nóng)村。在那個交通不發(fā)達(dá)的年代,綠皮火車還不是對號入座,為了讓伴郎路上少遭罪,新郎半夜跑到沈陽的前一站即蘇家屯站為他占座,兩人坐了一晚上的綠皮火車,再坐小客,后坐馬車終到同學(xué)老家,行程一宿半天。那時的他覺得,世界上最遙遠(yuǎn)的距離是沈陽到建昌。作為伴郎,自是感受到了最淳樸的鄉(xiāng)情和賊拉拉的熱情。返沈的夜車?yán)?,他時刻保持著清醒,不敢睡,不敢去廁所,他小聲說,我摟著一快“魚化石”瞪眼坐到沈陽,回家后從懷里掏出來的時候,整塊石頭都是熱騰騰的!時至今日,這是至珍,友情也是,化石亦是。
周日清理廚房,又看到了它,牛河梁紅陶。我不懂茶經(jīng),不懂紅陶,更不懂何具泡何茶。我本身不喜喝水,在單位還好說,人家喝,我也能跟著喝點,可回到家就保證不了了。為了讓自己雙休日能多補(bǔ)充水份,又瞧它好看,就把它啟用了。時而泡點菊花、枸杞,時而泡點桑葚、玫瑰,有茶泡茶,無茶的時候,沖杯咖啡或紅糖水也用它,在我這里,它泡萬物。待收拾妥當(dāng),水溫正好暖口。適度的手柄,誘人的色澤,壺體的篆字,沁脾的香氛,一切,都剛剛好!
我印象中的朝陽,一直是世界上第一朵花綻放的地方,第一只鳥飛起的地方。而今,朝陽擁有燦爛的紅山文化和古生物化石寶庫等等響當(dāng)當(dāng)?shù)姆Q號。只要你搜索“朝陽市”,詞條就會告訴你許多,許多!
朝陽市新媒體協(xié)會為全面落實好黨的二十大關(guān)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項戰(zhàn)略部署,植根本域,為所有文化信使搭建了更寬廣的平臺和舞臺,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朝陽篇章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今日朝陽網(wǎng)》,我看到了,聽到了,學(xué)到了,想到了……雖然我在沈陽,從未去過朝陽,但切身感受到了朝陽的文化氣息。這,即是傳承,最好的傳承,更是完美的結(jié)合。
歷史自信、文化自信。是宣傳,讓文化閃耀光芒,發(fā)出聲音,且聲聲不息,持久彌漫。
大美朝陽,我心向往!
小鏈接楊秀蘭,曾在部隊服役11年,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喜歡碼字,旅游,攝影,爬山,跑步,閱讀,侍弄花草。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