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拜年與磕頭(史慶友)

摘要:拜年是故鄉(xiāng)人過年重要的一環(huán),拜年是從年夜拉開序幕的。

拜年與磕頭

文/文化信使 史慶友(遼寧阜新)

  拜年是故鄉(xiāng)人過年重要的一環(huán),拜年是從年夜拉開序幕的。

  拜年可有好多的說道:臘月三十晚上子時是真正的過年。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那時候拜年正當時。除夕夜晚十二點的時候“年三十晚上吃飯,沒外人”,一家人都回家過年啦!十二點一過,“年”來了,一家人可以互道平安!給列祖列宗的牌位磕頭,給長輩磕頭,這時候家庭內部的拜年開始了。拜年之后才能吃餃子。

  在我家,午夜的鞭炮燃過之后,父親帶頭給爺爺磕頭。身軀高大的父親大嗓門兒,從外邊放過鞭炮之后,進屋不論爺爺是坐是臥,大聲地喊著:過年了,給大大(父親的俗稱)磕頭了!隨后父親會雙膝跪地,實實在在磕個響頭。爺爺那邊幾乎是沒什么反應。

  爸爸磕完頭,我和弟弟給爺爺拜年,也磕頭。這時候的爺爺一臉的微笑,會打開他平日輕易不打開的小箱子,掏出幾個早就用紅紙包好的,里面有面額不大的鈔票紅包給我們。那是我們盼望已久的壓歲錢。壓歲錢是那個年代小孩子一年中唯一可以自由支配的一筆“大額”資金。

  以前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多是一百文,寓為“長命百歲”;如今,許多長者喜歡選用連號的新鈔賜予晚輩,有“連連好運、連連高升”之意,壓歲的習俗源遠流長,是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愿。

  現(xiàn)在想想兒時拜年磕頭的場面真有趣:男孩子磕頭實惠,也不管地干濕,著實一跪,腦袋磕到地上咣咣直響,有時腦袋都起包,女孩子不磕頭。年輕媳婦特別是新結婚的,給老人磕頭是必修課。

  初一清早,全屯人相互拜年開始啦!

  年輕人成群結隊地走,幾乎是一家挨一家地拜年。那個時候平日里人緣好的家庭去的人就多,平輩人見面作揖,嘴里說著“過年好”“新年好”!給誰拜年,就是給誰送去祝福。正月初一來拜年的如果是童男童女,將是大吉大利。家家都喜歡。

  本屯子的孩子們給鄰居們拜年不給壓歲錢,只給糖塊、瓜子、干果等小食品。鄉(xiāng)親們信奉送吉祥的來了,不能空著手走。給多給少是個意思。

  記得那年后院王家的一幫孩子到我家拜年,有個小孩磕頭后不走,母親一想,原來是忘了給糖塊了,忙抓了一把給裝進兜里;還不走,他又瞅一眼桌上的瓜子,母親又抓了一把瓜子給他。走了,卻沒走遠,小孩走到了院里開始蹲下逗小狗;父親一想,這孩子肯定還有心事:桌上還擺著一盤杏干呢!小孩褂子褲子上下四個兜都給他裝得往外流淌,才緊緊捂著離開我家。

  聰明的孩子不結幫拜年,而是單獨去拜。孫家孩子也是一群,呼呼啦啦地到了我家拜年磕頭,零食沒來得及分發(fā),大的領著小的就急匆匆離開;有個小家伙轉了一圈又回來了,進屋就磕頭,說剛才慌忙沒磕好,得重新磕。父母哈哈大笑,一把拉了起來,說別磕了,趕緊吃糖。

  孩子們拜年為了貪吃,手段簡單明了;而有些大人則是貪婪心理,雖然也是裝模作樣地來家里磕頭拜年,但一眼就能看出其目的。

  后院有位遠房表弟,同我年齡相差不大,卻十分喜歡到我家磕頭拜年,常常三十晚上我家還沒來得及揣元寶(吃年夜餅子)他就來了,進門后先是寒暄幾句,一定得給我爺爺、他的大姥爺和我父親、他大舅磕頭。那時間正是我們揣元寶的時間,父親說來了就別走了,坐下喝一杯。他會說我家剛揣過元寶,喝不少了,眼睛卻盯著桌子上的酒瓶。當爺爺說喝點吧,大過年的,不能空嘴走。那好,那就喝一杯。沒有廢話,一仰脖子,一杯酒進肚了,一抹嘴,說好了,走!似乎很堅決。父親說:怎么沒嘮嗑就干了?再喝一杯。那就再來一杯,這是最后一杯呵!他又很堅決。父親說行,最后一杯。就這樣一杯一杯地沒有最后,最后常常是他老婆找上門:說是給大姥爺拜年了,年年來,年年喝多了,怎么見了酒比見了祖宗都親!就這樣,表弟在弟媳的叫罵聲中,歪歪斜斜地出了我家,走時竟還能一次帶走幾支煙:兩耳各夾一支,手里攥著,嘴里叼著。

  又想起我更小的時候,爺爺領我去老家。我家在我們家族中是長支系人,輩小。那天是正月初三,剛好一位老人過七十三大壽,一屋子人,幾乎都比我輩大。爺爺給我介紹一位,我給磕個頭,后來我干脆跪著不起來了,介紹一位我點一下頭,人們說我是磕連環(huán)頭。那天我還真收到了壓歲錢,那時候給的壓歲錢有5分的,有1角的。放到現(xiàn)在是不多!但當時在生產隊上一天班年底分紅還有掙不到5分的,5分錢在那個年代已經(jīng)不少了。

  關于拜年的年俗,還應該包涵姑爺?shù)嚼险扇思野菽?。在我們這兒,初二,姑爺要到岳父家去拜年,有已婚的,有未婚的。我想全國范圍之內都應該有這樣的習俗。

  拜年,除了真誠問候以外,還有很多內容,比如拜年的姑爺要給岳父帶禮物。在我小的時候,姑爺上門要帶雙“四盒禮”。不過是2斤糕點、2斤酒、2瓶罐頭或2斤白糖或1斤茶葉就可以了,總計也不超過10元錢。別看錢不多,在那個年代買什么都要票,有的時候有票也沒貨,那可是純粹的計劃經(jīng)濟,商店營業(yè)員的一句“貨沒到”,會讓人無言以對。

  新姑爺來拜年,再忙也得住一宿,晚上老丈人要找多位小舅子陪著打撲克,那個年代沒有麻將牌,打撲克也不來錢的,多是誰輸了往誰的臉上貼紙條子或者是蹲著。常常是幾個本地小青年聯(lián)手欺騙一個外來人,臉上貼滿紙條或長時間蹲著坐不下。那時候一家人的臉上都掛著微笑。

  老家拜年的習俗大抵如此,但現(xiàn)在的確比我小時候淡化了許多。小時候物資匱乏,生活貧困,非常期盼拜年。因為拜年時能得到不少零花錢或零食。

  時光荏苒,這些陳年舊事早沒了蹤跡,雖然拜年磕頭的習俗仍在延續(xù)著,但已經(jīng)大打折扣了,年味似乎也淡了許多;時下多是給自家人磕頭拜年,先拜自家長輩,再拜本族老人;即便在老家,鄰居間那些成群結隊的拜年隊伍也不多見。

  我喜歡那艱苦歲月中的磕頭拜年。

  (本文發(fā)表在《中國作家網(wǎng)》,經(jīng)作者授權編發(fā),編發(fā)時略有改動。)

小鏈接
  史慶友,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舊廟鎮(zhèn)政府退休公務員,朝陽農學院畢業(yè),省、市、縣三級作家協(xié)會會員;市、縣詩詞學會會員,高級畜牧師。多年堅持寫作,作品充滿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文化內涵。有作品發(fā)表于《遼寧日報》等媒體。出版了散文集《心語》《心曲》,分別獲蒙古貞文學獎、阜新文學獎。攝影作品《村頭》在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攝影展中榮獲一等獎。在網(wǎng)絡上發(fā)表作品200萬字,多次參加網(wǎng)絡征文并獲獎。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