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頭地不是想出就能出的
文/文化信使 吳守貴(遼寧朝陽)
成語“出人頭地”,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
傳說北宋嘉祐年間,四川的蘇軾到京城汴梁參加進士考試,主考官歐陽修,北宋當之無愧的文壇盟主,第一大文豪。二十出頭的考生蘇軾,并沒有什么名頭,但是他文思泉涌、躊躇滿志,下筆如有神,很快就完成了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歐陽修一口氣讀完,連呼妙哉,認為如此有才氣的文章應該是自己的學生曾鞏寫的。為了避嫌,歐陽修忍痛割愛,把這一篇策論評為了第二名。
放榜的時候到了,考中的學生都要去拜謝主考官。當?shù)诙忌鷣淼綒W陽修的面前時,歐陽修大吃一驚,原來不是曾鞏,而是一位素不相識的年輕人。他的名字叫蘇軾,歐陽修這才知道自己鬧了烏龍,對于蘇軾的才華,歐陽修是極為稱贊。他在著名的《與梅圣俞書》中寫道:“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這就是成語“出人頭地”的由來。
歐陽修在文學方面、歷史方面、政治方面以及為人處世方面的成就可謂大名鼎鼎,名不虛傳。說到他人品,還在于他敢于提攜后來人,對于那些有志向、有才學的后生,歐陽修從不懼怕他們會超過自己,而是極力推薦他們,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歐陽修被譽為“千古伯樂”,如果沒有歐陽修,就沒有北宋乃至整個宋朝的文化繁盛。
蘇軾小時候,天資聰穎,過目不忘,勤奮好學,有遠大的政治抱負。曾發(fā)下“立志讀盡天下書,發(fā)憤識遍天下字”的宏愿。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之所以能出人頭地,是他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其次,他遇到一位慧眼識珠、光明磊落、唯賢是舉的千古伯樂歐陽修。若遇到梁山泊早期寨主嫉賢妒能的王倫,也可能就被埋沒了。
人頭過百,形形色色。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奮斗目標。顯親揚名、光宗耀祖,是一種人的想法和奮斗目標。那得看自己是否有先天的稟賦,后天是否勤奮好學,還要看是否機緣巧合,遇見欣賞、重用你的伯樂。
胸無大志的人,壓根兒就不會去想出人頭地的事。只要有兩畝地一頭牛,孩子老婆熱炕頭就心滿意足了。
也有自命不凡的人,以為吊兒郎當就能出人頭地。這是涉世不深、幼稚可笑的表現(xiàn)。
莎士比亞說:“唯有埋頭,才能出頭,急于出人頭地的人,除了自尋苦惱之外不會得到什么。”
2020.12.26
小鏈接吳守貴,遼寧省建平縣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6月畢業(yè)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熱愛文學,喜歡旅游。著有詩詞集《夕陽韻語》《金秋韻語》。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陽市金秋文學社,現(xiàn)為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詩詞學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xié)會會員。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