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喀喇沁某中學,背靠青山,面臨碧水,環(huán)境優(yōu)雅,歷史悠久。
解說中原老師繞口令《狐貍和浮力》
文/文化信使 吳守貴(遼寧朝陽)
喀喇沁某中學,背靠青山,面臨碧水,環(huán)境優(yōu)雅,歷史悠久。
初二(四)班,有學生46人,班主任包春風教語文,符利老師教生物,胡麗老師教物理。
第三節(jié),符利老師生物課上講狐貍的生活習性,在黑板上三五筆就畫出個狐貍,小腦袋、尖嘴巴,大而蓬松的尾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符利老師拿起教鞭,指著簡筆畫說:“這就是今天要講的‘浮力’,‘浮力’的生活習性是……”開口閉口都是“浮力、浮力”。
“叮鈴鈴!叮鈴鈴!”第四節(jié)是物理課。胡麗老師講浮力。
她說:“什么是‘狐貍’呢?‘狐貍’與人生死攸關(guān)。比如你到河里游泳,會利用‘狐貍’,安然無恙;不會利用‘狐貍’,兇多吉少。”——原來,她說的“狐貍”就是“浮力”!
教導主任提醒符利、胡麗,下功夫?qū)W好普通話,盡快分清狐貍、浮力。否則,年終沒有福利。
為此,符利要求去教物理,胡麗要求去教生物。各得其所,豈不快哉。
當然,這是戲言,當不得真。兩人回去之后,苦練普通話,短時間就立竿見影。
這則繞口令,風趣地說明,教師掌握好普通話多么重要。
2020.04.09
附:
王中原繞口令第179則——狐貍和浮力
符利老師教生物,
胡麗老師教物理。
符利老師講狐貍,
開口閉口“浮力、浮力”;
胡麗老師講浮力,
開口閉口“狐貍、狐貍”。
校長告訴符利、胡麗:
分不清狐貍、浮力,
年終不發(fā)福利。
胡麗說我去教生物,
符利說我去教物理。
小鏈接 吳守貴,遼寧省建平縣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6月畢業(yè)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熱愛文學,喜歡旅游。著有詩詞集《夕陽韻語》《金秋韻語》。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陽市金秋文學社,現(xiàn)為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詩詞學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xié)會會員。
[編輯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