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裙子》的對話
文/文化信使 吳守貴(遼寧朝陽)
吳守貴:您的新作《裙子》,好像與別的繞口令不一樣,可是又說不出來。
王中原:我的繞口令,有的難記難說,有的好記難說,有的難記好說,有的好記好說。
吳:這幾句話就像繞口令。
王:《裙子》屬于難記好說一類。設(shè)計牛裙、劉群、婁琴三個人物,有趣的是牛裙,其他的是陪襯。
吳:三條裙子挺怪的。
王:那是我逛遍全球給她們買的。一套是烏克蘭、蘇格蘭、新西蘭的;一套是哥倫比亞、納米比亞、羅馬尼亞的;一套是毛里求斯、基里巴斯、巴巴多斯的。因?yàn)?ldquo;毛里求斯”諧音“毛里秋絲”,毛與絲都和裙子的面料有關(guān),就選了這一套。
吳:這些地名不難念?。?/span>
王:不好記?。》旁诶锩嬖黾右稽c(diǎn)陌生感。
吳:相親借裙子,有點(diǎn)荒誕吧?
王:這是我的親身經(jīng)歷,當(dāng)年我相親,借的是工友兼老鄉(xiāng)章書衫的藍(lán)制服。我借衣服是因?yàn)闊o奈,劇中人借衣服是出于格調(diào)。
吳:章書衫?一看就是虛構(gòu)的!
王:真名張樹山,如假包換。
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王:讓三個人交錯喜歡別人的裙子,交錯借別人的裙子,目的是簡單問題復(fù)雜化,增加記憶難度。
吳:牛裙有何出彩之處?
王:相聲演員牛群是家喻戶曉的大老爺們,我設(shè)計個女牛裙就有戲了,聽眾大多先想到男牛群,這是誤會法。待我揭開謎底,聽眾恍然大悟。(這是聽覺效果,閱讀效果就差了。)
吳:這個作品還有什么特點(diǎn)嗎?
王:可以稱為“子字令”,句末都是“子”和“字”。開頭說,這個繞口令屬于哪一類了?
吳:難記好說的。
王:對,既然要以裙子作繞口令,又無難說的詞語,就在情節(jié)上繞一繞。各位見笑了。
吳:期待您的新作!
2020.03.29
附:
王中原繞口令第442則——裙子
牛裙有條毛里求斯裙子,
劉群有條基里巴斯裙子,
婁琴有條巴巴多斯裙子。
牛裙喜歡劉群的裙子,
劉群喜歡婁琴的裙子,
婁琴喜歡牛裙的裙子。
婁琴相親穿牛裙的裙子,
牛裙相親穿劉群的裙子,
劉群相親穿婁琴的裙子。
你要問我牛群哪來的裙子?
我說的牛裙是裙子的裙字,
你說的牛群是群眾的群字。
小鏈接 吳守貴,遼寧省建平縣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6月畢業(yè)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學(xué)院,高級工程師。熱愛文學(xué),喜歡旅游。著有詩詞集《夕陽韻語》《金秋韻語》。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陽市金秋文學(xué)社,現(xiàn)為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詩詞學(xué)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xié)會會員。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