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以繞口令的形式,給我們講述了歷史上的名人故事。
解說中原老師繞口令《窄巷遇宰相》
文/文化信使 吳守貴(遼寧朝陽)
作者以繞口令的形式,給我們講述了歷史上的名人故事。
他們是耳熟能詳、赫赫有名的北宋大文學(xué)家蘇軾和大政治家蘇轍兩兄弟。
北宋嘉祐年間,兄弟二人先后考中進士,雙雙入朝為官。新任宰相王安石施行變法,而二蘇反對推行新法,因此,與王安石政見不合。
有一天,蘇軾在京城的一條窄巷遇當(dāng)朝宰相,宰相側(cè)身讓蘇軾先過去。
又有一天,蘇轍在京城的一條窄巷遇當(dāng)朝宰相,蘇轍側(cè)身讓宰相先過去。
窄巷還是那條窄巷,宰相還是那位宰相。同樣的一件事情,兄弟倆處理的方式為啥不一樣?
原來是蘇軾剛正不阿的稟性使然,他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對事不對人。剛正而欠于通融,往往激化矛盾,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蘇轍則不然,他性格綿里藏針、柔中有剛。盡管咱倆政見不合,但大面上得過得去,有尊有讓,留有余地,以便溝通。心里有宰相,說明他在研究宰相,后來他也真成了宰相。
這則繞口令,為我們印證了“將軍額頭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這句名言。
2020.03.24
附:
王中原繞口令第167則——窄巷遇宰相
蘇軾窄巷遇宰相,
宰相側(cè)身讓蘇軾;
蘇轍窄巷遇宰相,
蘇轍側(cè)身讓宰相。
窄巷還是那條窄巷,
宰相還是那位宰相。
蘇軾眼中唯窄巷,
蘇轍心里唯宰相。
小鏈接吳守貴,遼寧省建平縣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6月畢業(yè)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學(xué)院,高級工程師。熱愛文學(xué),喜歡旅游。著有詩詞集《夕陽韻語》《金秋韻語》。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陽市金秋文學(xué)社,現(xiàn)為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詩詞學(xué)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xié)會會員。
[編輯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