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中原老師繞口令《田團與譚團》
文/文化信使 吳守貴(遼寧朝陽)
這則繞口令,作者選擇了軍隊題材,歌頌了人民軍隊和平時期上下級友好相處、互相關心、親密無間的良好關系。
正在國防施工的某工程團,團長姓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一期畢業(yè)。田團長業(yè)務能力強,性格樸實、為人謙和,深受下屬尊敬和愛戴。節(jié)假日等業(yè)余時間,下屬尊稱他田團,他也樂呵呵地點頭答應。
二營五連譚團連長,黑龍江省五??h人,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畢業(yè)。譚連長不僅聰慧能干,而且英俊帥氣、一表人才。田團長很喜歡也很器重這個德才兼?zhèn)涞倪B長,常把譚連長叫“小老鄉(xiāng)”或直接叫他大名“譚團”,這樣“田團”與“譚團”就“拉平”了!
一次,譚連長去團部辦事遇到田團長,田團長去連隊視察碰到譚連長,雙方熱情地打招呼。論職務田團是田團,譚團不是譚團;論姓名譚團叫譚團,田團不叫田團。中原老師有意把軍職和姓名錯雜在一起創(chuàng)作繞口令,增加繞口難度和燒腦力度。
筆者也服過幾年兵役,對部隊的情況略知一二。對于沒有參過軍的人,神秘的軍營還是很值得了解的,比如說軍銜吧!您了解多少呢?據(jù)我所知:軍銜,是指綴在肩章或領章等處的等級符號,標明軍人社會地位和軍事級別的稱號。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jù)軍人的職務、軍事政治和專業(yè)素質、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或勤務區(qū)分授予每個軍人的銜稱。軍銜是區(qū)分軍人等級、標明軍人身份的稱號、標志,是國家給予軍人的榮譽。
實行軍銜制度,有利于提高軍人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加強軍隊的組織紀律性,方便軍隊的指揮和管理,促進軍隊正規(guī)化建設;對國際聯(lián)盟作戰(zhàn)和軍隊交往也具有重要意義。
軍人在外撞面兒的情況下,到底應該誰服從誰呢?我軍針對這個問題專門頒布了如下條例:軍銜高的軍官是上級,在不同的軍種體系里,不管你從事職務有多高,只要是軍銜高就是上級。
事實上軍銜對軍人來說,更多的只是一種榮譽,只要軍人不犯錯誤,軍銜是伴隨其終身的,而職務不可能伴隨終身,什么部長、軍長、師長,年紀大了都得退休,都會成為普通老頭或老太太。
2020.03.10
附:
王中原繞口令第176則——田團與譚團
田團長省稱田團,
譚連長本名譚團。
譚團去團部路遇田團,
田團下連隊碰到譚團。
譚團說:“您好,田團!”
田團說:“你好,譚團!”
論職務田團是田團,
譚團不是譚團;
論姓名譚團是譚團,
田團不是田團。
2013-03-10 10:43寫
小鏈接 吳守貴,遼寧省建平縣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6月畢業(yè)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熱愛文學,喜歡旅游。著有詩詞集《夕陽韻語》《金秋韻語》。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陽市金秋文學社,現(xiàn)為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詩詞學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xié)會會員。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