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文懷舊系列散文之一
燒毛豆
文/孫宏文(廣東深圳)
大田里的莊稼還沒過膝,市場上此起彼伏的“烀毛豆”的吆喝聲就一陣接一陣傳了過來。每當(dāng)此時,孩童時燒毛豆的情景就會浮現(xiàn)在眼前。
我是從農(nóng)村長大的,10多歲的時候就愛吃燒毛豆。燒毛豆又香又脆,是一種難得的美味兒??蔁怪荒茉谇锾觳庞?,于是我盼望秋天。
秋天,當(dāng)?shù)乩锏狞S豆黃了葉子、黃了豆莢的時候,就可以燒毛豆了。在有生產(chǎn)隊的那個時候,燒毛豆是生產(chǎn)隊絕對禁止的。隊長常常派人到地里看護日益成熟的莊稼,俗話說叫“看青”。有看青人看守著莊稼,想燒毛豆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不注意被看青的抓住,輕的處理是開“路線分析會”,重的要罰糧罰工分。這一招很靈驗。大人好臉面,倒還本份老實些。我們這些十來歲的小蛋子(小男孩)可不管這些,是記吃不記打,照樣去偷偷摸摸地?zé)?/span>
我們那個地方雖沒有大山大川,但溝溝岔岔是不少的,隨意鉆進哪個溝岔,看青的也不容易找到。為此,我經(jīng)常和小五、小蠻、狗剩,還有外號叫“羊肘子”、“荷蘭牛”的小伙伴們帶上“洋火”(火柴),鉆進離家很遠的“泡卵山”“啞叭溝”、黃水溝或東大溝等溝岔,找個地面硬實的“窩窩圈”,伙伴們分工合作,有的去割豆枝,有的去劃拉柴火。把豆枝子和柴火架好了,就等點火了。但是,點火就要冒煙,冒煙就會被看青的發(fā)現(xiàn)。這時,我們會格外小心,派出一個小伙伴到高處去偷偷瞭望。如沒發(fā)現(xiàn)有看青的就點火,有看青的就躲藏起來,待看青人走后再點火。為了點火后少冒煙,我們盡量多用干柴火、干豆枝,這樣起火大冒煙少,燒完快吃快跑,等看青人看見煙,找到燒豆子的地方,我們早已逃的無影無蹤了。
燒毛豆很簡單,先把柴火堆起來,在柴堆上放上黃豆枝子,點著了柴火,待燒豆枝時,豆莢遇火炸烈,就辟辟叭叭地響起來,那炸烈的豆粒子就掉落在火堆上。待柴草燒光時,落在火堆的豆粒子也熟了。這時,小伙伴們便脫下褂子,兩手一拎,唿噠唿噠地扇起來。這一扇,扇走了柴灰,扇走了碎柴屑,那一層燒熟的黃黃的毛豆就露了出來。這時,小伙伴便沒有了平日的謙讓和風(fēng)度,忙得顧不上穿褂子,“噢”地發(fā)出一聲喊,擁擠著蹲在地上嘎嘣嘎嘣地吃起來。搶得快且吃技高的,用手往嘴扔毛豆,準(zhǔn)確無誤,粒粒進嘴;技術(shù)差的,抓起一把放在嘴邊吹一吹柴灰和土,便都塞進嘴里。而這時,這山溝里只有嘎嘣嘎嘣吃毛豆的聲音,沒有說話聲。過了一會兒,嘎嘣嘎嘣吃毛豆的聲音逐漸變小了。再過一會兒,吃毛豆的聲音就消失了,但卻多了互相對笑的嘿嘿聲。每個伙伴的小臉兒,個個都像小花貓,嘴邊、臉上都是黑印印、黑點點。隨著陣陣開心的笑聲,小伙伴抬起衣袖擦擦了嘴和臉站起身就準(zhǔn)備走。這時,便有人褪下褲子,掏出“小雞雞”對準(zhǔn)那剩下的少許毛豆“放水”。我們把這個叫“鹵鹽豆”。“放了水”,說聲“走”,小伙伴們很快便消失在青紗帳里。
第二天,“放了水”的“鹵鹽豆”個個都漲得圓鼓鼓的。有哪個上山干活的或者哪個羊倌發(fā)現(xiàn)沒有吃凈的毛豆后,蹲下就撿著吃。待吃幾口后就呸呸地吐出來,罵一聲“真缺德”就走了。這情景被我們偶爾發(fā)現(xiàn)了,就會偷偷地壞笑。因為有些時候,我們也上過類似的當(dāng)。
[編輯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