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三月
文化信使/劉世卓 編輯/明月
又是三月,搖曳的枝條開始暗暗地運作著蓄積了一冬的能量,漸漸地退去素顏的打扮,讓早春的一抹嫩綠在枝梢上鼓脹。
墻根的小草早已按捺不住對生命的執(zhí)著,努力地張開綠色的臂膀擁抱這久違的春天。
28年前的這個時節(jié),建昌紡織廠的一群“文藝小青年們”,在廠團委和工會的聯(lián)合組織下,隆重地成立了“紡織文學社”,副刊《三月》應運而生,蠟紙刻印的《三月》小報,在春潮萌動的少男少女間傳播開來,寫詩歌的,寫小說的,寫散文的,三千多人的廠子,真是人才濟濟。盡管,有些寫得比較稚嫩與青澀,可那是蘊含著生命原初的活力,是一個別樣的審美視角,是一顆顆純潔心靈的表白。機器轟鳴棉絮飄飛的車間,仿佛是靈感的啟動器,閑暇里,總有一撥一撥的“小青年們”在一起相互切磋;彼此間,讓這雅興熏得恍如有使不完的能量,工作的勞累,反而激發(fā)了無限的激情。
依稀地記得,當年的那首《無題》的小詩,“用激情的眼光/迎你/用眷戀的目光/送你/用虔誠的心/祝福你/不敢奢望/只求/見到日月/就見到你……”幸運地被搬上了廠門前的宣傳板,道出了不知多少人羞于啟齒的那份癡情;依稀地記得,當年縣《幽蘭》雜志主編冷萬國老師,來到這群“文藝小青年”中,給大家講解寫作的方法與技巧,啟迪大家的智慧;還記得,在廠部的會議室里,廠團委書記為“寫作能手”佩戴團徽與鮮花,這熱鬧的場面,總也少不了工會主席李振聲大哥那頻閃的快門……
三月,總有說不完的故事。時光荏苒,日月如梭,當年那群“文藝小青年們”,如今都已天各一方,或許都已榮升成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當年的那份執(zhí)著與激情,是否與時俱增?這可又是三月!
小鏈接
劉世卓,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老家在遼寧葫蘆島建昌縣,現(xiàn)供職于農(nóng)行遼寧營口開發(fā)區(qū)支行。喜歡文字。曾有小說、散文、通訊等散見于相關媒體。
[責任編輯 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