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聚會樂陶陶
文化信使/吳守貴 編輯/昕晨
時令小雪。室外北風呼嘯,天寒地凍。然而大紅燈籠小酒館里,卻溫暖如春。
接到曹永玲女士的邀請,文友們紛紛趕到酒館,個個笑容滿面,年齡小一點的文友將年齡稍大的讓到里面就座,并幫著掛衣服,倒茶水,氣氛像過年一樣歡樂和諧。
大家剛坐穩(wěn)當,熱氣騰騰的佳肴就擺上桌了,香噴噴的美酒也斟滿酒杯。曹女士首先舉杯致祝酒詞:“各位文友大哥,我參加金秋文學(xué)社最晚,數(shù)月來,得到諸位大哥的多方關(guān)照,讓我特別感動!請諸位大哥舉杯,為你們的身體健康干杯。”
大家相互敬酒,碰杯聲、歡笑聲連成一片,好不熱鬧。在酒宴上得知,曹永玲、魯明廉兩位文友都準備明年出版詩集,大家紛紛表示支持,并對詩集的文字校對、書名題寫、封面設(shè)計等做了分工。一人有事,大家?guī)兔?,濃濃的文友情感動著每個人。
雖然今年曹永玲文友68歲,魯明廉文友79歲,但兩位老人崇尚古典詩詞,筆耕不輟、弘揚國粹的精神難能可貴,值得學(xué)習(xí)與贊頌!
耄耋之年的任芳文,既是金秋文學(xué)社的社長,又是文友們的大哥大。他不慌不忙地站起來,面帶微笑地說:“文學(xué)社藏龍臥虎,人才濟濟,今天,雖是部分文友相聚,亦是機會難得,何不效仿古代先賢,行酒令、猜燈謎、對對聯(lián)、唱和詩詞以助酒興?”話音未落,大家熱烈鼓掌,以示贊同。
喜歡自制燈謎的王中原老師率先為大家出題:“一張弓,兩根弦,竟花這多錢。打一字。”他創(chuàng)作的謎語的特點是,大學(xué)教授未必猜得出,小學(xué)生未必猜不出。你去網(wǎng)上查答案還查不到。
吹、打、彈、拉什么都會的老頑童張廷勤,是文學(xué)社的多面手。中原老師的謎語剛說完,他便舉手搶答:“浪費的費。”中原老師說:“不愧二胡高手,一語中的,敬酒一杯!”把張廷勤樂得前仰后合、眉飛色舞。
在融洽歡樂的氣氛中,才思敏捷長于古典詩詞的王慶民老師,一改平日的穩(wěn)重、低調(diào),也隨之激動起來。當場寫下一首五律:
初冬天氣好,難得會知音。
摯友心相聚,同桌酒共斟。
交談忠義厚,創(chuàng)作感情深。
雅韻流芳久,風華證古今。
魯明廉先生不甘示弱,隨即和詩一首:
雞年臨歲尾,韻友遞佳音。
浩浩從心聚,紛紛把酒斟。
交流言志廣,唱和動情深。
厚誼能長久,詩緣樂詠今。
我聽到這兩首詩非常激動,不怕大家見笑,也和詩一首:
天冷人情暖,談書美夢音。
永玲約酒會,廚子上壇斟。
詩論都真切,詞章亦至深。
名山藏大雅,才女見當今。
曹永玲女士聽到這三首詩特別感動,也回贈七律一首:
酒逢知己話溫馨,換盞推杯會友人。
曲賦歌吟添雅興,詩詞唱爽吐心音。
咬文嚼字敲平仄,探討研究醉錦文。
年過古稀身尚健,精神矍鑠論古今。
雖然文友聚會已過去多天了,但聚會的熱鬧場面至今不能忘懷。文友們的笑臉時常浮現(xiàn)我眼前,爽朗的笑聲總在我耳邊回響。
小鏈接
吳守貴,遼寧省建平縣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6月畢業(yè)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學(xué)院,高級工程師。熱愛文學(xué),喜歡旅游。著有《夕陽韻語》《金秋韻語》詩詞集。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陽市金秋文學(xué)社,現(xiàn)為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朝陽市詩詞學(xué)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