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到中年讀書難。不是難在沒有時間,更不難在買不起書,而是難在少有讀書的欲望和心情,難在缺少那種閑情逸致。
人到中年讀書難
文化信使/瞿軍(四川) 編輯/昕晨
人到中年讀書難。不是難在沒有時間,更不難在買不起書,而是難在少有讀書的欲望和心情,難在缺少那種閑情逸致。
我問過身邊一些朋友,一星期翻上一兩本書的人甚少。忙完工作,不是回家看電視上網(wǎng),就是在外應(yīng)酬,喝酒、聊天、打牌,反正就是難得動手翻翻書櫥里擺放整齊的書。
這幾年,我也懶,書櫥里整套整套的書很少翻閱。除了每天上網(wǎng)看看新聞,余下多是看些晚報、文摘之類休閑讀物。自己有時都感到吃驚,少年時買不起書,到處求借來挑燈夜讀,一晚一本2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不讀完不罷休,那種勁頭和興趣再也找不到了。記得1979、1980年我在建筑工地當(dāng)泥工,午間休息,工友們抽煙、喝茶、扯閑,我卻躲在一邊讀唐詩宋詞。當(dāng)時,大約熟記了四百多首。有人講,熟讀唐詩三百篇,不會吟詩也會吟。自己也曾暗自得意。從那開始,便動手寫詩寫小說,想到什么寫什么,胡亂寫一氣,倒好,日子還算充實(shí)。晚上、周末的業(yè)余時間,幾乎都是捧著一本借到手的書在讀,也盡力買了一些。記得母親時常擔(dān)憂說,你把眼睛讀壞了,將來婆娘都找不到。所幸,老天眷顧我,到現(xiàn)在眼都不花、不遠(yuǎn)視、不近視。
那時,家在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小鎮(zhèn),時常停電,這也難不倒我,自制小手電,或就著蠟燭、煤油燈,也能通宵達(dá)旦。如今,想買什么書都能買到,買書的錢遠(yuǎn)不如買煙的錢,條件好了,時間有了,讀書的興趣卻逐漸淡了。由此看來,讀書還得少年時。我常對女兒說,趁年輕,還能讀得進(jìn)書,就多讀一些書,將來受益無窮。而我正處在中年,趁有時間,重拾兒時之好,每天讀點(diǎn)書,也不錯。
小鏈接
瞿軍,居四川綿陽。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四十年讀書不輟,堅(jiān)持筆耕,發(fā)表小說、散文及詩歌作品百余篇。作品散見于國內(nèi)各地刊物。著有散文集《心靈的旅行》、小說集《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