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為
文化信使/瞿軍(四川) 編輯/昕晨
不久前,到市某單位去辦事。寄存處在二樓,來了幾年,早已熟知。照直走到二樓,卻見人去樓空,寄存處已不知搬往何處,便去相距不足五米的辦證大廳。只見一中年男子面對著電腦屏,專心致志看著什么。他旁邊還有一名女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圍著她辦證的有十幾個人。我十分客氣地問中年男子,對面寄存處搬去何處。那男子也許太過于專心,頭也不抬,足足等他半分鐘,才有氣無力、冷冷地從嘴里吐出兩字:“三樓!”總算作了回答。我轉(zhuǎn)身往三樓走。
三樓,正好有間辦公室門開著,門上有牌:收費處。我問是在這徼費嗎?一女同志客氣地說:“是,但你要先在二樓辦手續(xù)。”我問在二樓何處,她指明的地方,正是我剛才問那男子處。我有些不解,那男子不是故意折騰我嗎?也許是我問時打攪了他的雅興。
我返回二樓,不愿再問那男子,便等了幾分鐘,見旁邊辦證的女同志稍有空閑,才問她。她和顏悅色告訴我:“就在這。”我把徼費登記證遞給她時,忍不住又問:“那戴眼鏡的,不是你們這里的工作人員吧?”女同志沒回答,勉強笑了一下,我一下子明白了,也許那是位“領(lǐng)導”,或是有資格的老同事。但我鬧不明白,既然你坐在那地方,要干這分工作,要吃這碗飯,干嗎板著臉像誰欠了你債似的。我心想,有本事你就別在這混。這么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開車兜風去呀!
很快辦完手續(xù),再上三樓繳了費,心情很不爽的離開了。
有句老話說:勿因善小而不為。在我看來,所謂善,并非是指一個人直接去施舍、救助誰,那些行為是大善,看得見,明擺著。在社會中,你從事某種職業(yè),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向人多一點微笑,也是一種善,一種小善。如果每個人做好這些小善,那么社會就會和諧許多,就會帶給更多人快樂心情。因此我認為,從事任何一項工作的人,日行一小善,積小成大,其行為也可等同于顯而易見的大善了。
小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