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郟和老陜
文化信使/王中原 編輯/雅賢
老郟是我的初中女同學,老陜是我的高中男同學,都屬牛,互不相識。經我介紹,第二個本命年結婚。老陜如同老黃牛,任勞任怨。老郟有點牛脾氣,愛嘮叨。兩人教子有方,孩子事業(yè)有成,遠在外地,極少回來。二人退休后,搬到與我相鄰的小區(qū)。
不是老郟邀我做客,就是老陜邀我串門。我生來最不喜歡串門,架不住他們幾次三番邀請,終于邁進了他們的家門。幾句寒暄過后,老郟打開了話匣子。
老郟說,老陜勤勞能干手藝巧,煎炒烹炸味道好。天天端水給我洗腳,體貼入微天下難找??墒亲罱悬c蹊蹺,吩咐他干啥,常常左耳聽右耳冒。那天感冒,讓他買藥,轉了一圈,空著手回來了。問他,他說把藥名忘了。藥名忘了,姚明咋忘不了,打開電視,天天看姚明。這不是不關心我嗎?老陜老陜,你老了老了還想閃開我嗎?夾槍帶棒,沒完沒了。說得老陜忍無可忍,也打開了話匣子。
老陜說,那次我結腸炎,讓她去買藥,轉了一圈空手回來了,說什么忘了帶錢。什么忘了帶錢,凈找借口,明明是舍不得花錢。
老兩口爭得面紅耳赤,我插不上嘴,尷尬地喝著涼茶。一會兒摸摸左耳朵,一會兒摸摸右耳朵。他們也覺得忽略了客人,不好意思地笑笑。老郟吩咐老陜下廚。
我說,人到這歲數,難免記性不好。你們倆,一個姓郟,一個姓陜。一個左耳聽右耳冒,一個右耳聽左耳冒。不是冤家不聚頭,爭爭吵吵,白頭到老。今天本不打算在此用餐,聽了你們的對話,我改變了主意。留下來聽聽你們的故事,也好攢點寫作材料。
老郟和老陜幾乎同時說:“聽說你寫了不少繞口令,還出了書,讓我們見識見識。”
我說,我的第275則繞口令寫好了,標題是《老廖和老繆》,你們且聽著:
老廖老婆老繆,
老繆老公老廖。
老廖給老繆買藥,
到藥店忘買啥藥。
老繆給老廖買藥,
去藥店忘帶鈔票。
老繆數叨老廖,
老廖撫慰老繆。
老郟和老陜異口同聲地說:“你給我們改姓了!”
2017-07-31 16:59
小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