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文化信使/劉莉 編輯/雅賢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題記
水在中國人的文化和意識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后,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是水具有的最顯著的特征,水為最微,卻微而不卑,上善若水,隨緣而安,水文化歷經(jīng)了華夏五千年的積淀,更是別有一番韻味,穿越千年直至今日水都被智者所道、所贊、所嘆。
水有靈動的性情,有自己獨特的氣節(jié),水乃萬物之源,水至柔,卻柔得有骨氣,水博大,海納百川,不拘小節(jié),水無形,因機而動,因動而活,張潮在《幽夢影》中說“有地上之山水,有畫上之山水,有夢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不論是山還是水,在中國都已成為文化的象征及標志了吧,同樣的水,在不同人眼中有了不同的情結(jié),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汨羅江水,包含了屈子一生的絕望與凄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又容納了亡國君主李煜的多少愁悶跟無奈,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滕王閣下的江水,也在為才子王勃這顆巨星的瞬間隕落而嘆息吧,一池江水,有著自己的韌性與靈性,寄寓了不同人的精神凈地。
孔夫子曾言“智者樂水”我想智者樂水是顯示對生命力的追求,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于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養(yǎng)萬物,洗滌污淖。它看似柔順無骨卻也能蒸騰九霄,滋潤萬物,它處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靜,但卻深不可測,穿透人生,不卑不亢,我想,上善若水,有著中國人骨子里獨有的風采吧。
(作者現(xiàn)供職于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qū)邊杖子鎮(zhèn)邊杖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