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山上
文/姚玉民
三年前的今天,愛侄小波突然走了。匆匆忙忙地走了,走進了村后那座美麗而寂寞的小山里,永遠永遠也不回來了。
小波是二哥的長子,也是我們下一輩最年長的男孩。他是個很可愛的孩子,生得英俊漂亮,濃眉大眼,五大三粗的身材,剛十四五歲,已經(jīng)像個小伙子了。但他又是個十分不幸的孩子——一個嚴重的癲癇病患者。這個可惡的病是在他五歲那年得的,直到他十五歲離開我們,整整折磨了他十年,當然也折磨了我們這些親人十年乃至一生。我曾多次親眼見他病魔發(fā)作時的痛苦情狀。突然仰倒,接著手腳劇烈抽搐,牙關(guān)緊咬、口吐白沫……為了治好他的病,二哥一家?guī)缀鹾谋M了全部家財,常年南北奔波,東西求訪,到過省城,去過京城,只要能去的地方都去了。求了無數(shù)的方,吃了數(shù)不清的藥,最后還是無濟于事。小波的病還是愈加重了,發(fā)作的頻率也愈來愈高了。直到后來書也念不成了,只好休學在家。尤為不幸的是,閑在家中的小男孩逐漸成了一匹難以馴服的小野馬。他染上了抽煙喝酒的壞習慣,不斷地出去惹事生非打架斗毆,騷擾得鄰里不安,街坊難寧,簡直成了村里的一大禍患。二哥和二嫂都是十分好面子的人,臉上掛不住又管不了,沒辦法就毒打一頓,有時還吊起來或用鐵鏈鎖在家中。為此,我和父親、母親、哥哥、弟弟們都心疼如割又無可奈何。
我和小波有很深的感情,我喜歡這個聰明英俊的小男孩,盡管他后來有了病,唯其有了病我更加疼愛他。那些年每逢星期天我都盡量回家去看他,他見了我總是很高興,馬上就有說有笑了。當然,他也很尊重和愛戴我。在他的眼中,他的三叔簡直是個英雄,他一直認為我什么都能辦到,有一次我聽他對小伙伴神乎乎的講:我三伯(他把三叔叫三伯)要領(lǐng)我去北京看病呢!病好了還上學去!但是,他的三伯到底沒能治好他的病,也未能留他在這個世界上長久的生活,每念及此,我都心如刀割一般難受。
小波還是一個怪孩子。癲癇的頻頻發(fā)作使他的大腦受到嚴重刺激,學校里的功課總是不及格。但他卻酷愛讀書,很小的年紀就讀了好多書。我送給他的一些童話故事,他很快就看完而且給繪聲繪色的講出來,講時還能加上些幽默。后來連一些古書也能磕磕絆絆地讀下來。我喜歡讀書當然就喜愛讀書的人,而他又是這樣一個病態(tài)畸形的少年讀書人,尤使我加倍喜歡和疼愛。當然,與這些并存的還有另一些我不喜歡的怪習性,譬如嗜煙成癖,一天就抽掉三盒煙。飲酒成癮,見了酒瓶舉起來就干。更有一些反常的情態(tài)令我心驚,有一次他對我說:“三伯,你去看籠子里的東西。”我以為籠子里裝著鳥兒或什么小動物。當拎起籠子時,嚇得我大喊一聲,那里面裝的是幾條半米多長的大蛇,盤繞在一起令人頭皮發(fā)炸。可他卻笑嘻嘻地對我說:“我捉的,玩夠了就燒著吃了,可香呢!”我大聲地訓斥他,他不以為然:“你看,蛇可怕我呢,我一伸手它就老老實實的。”果然,他真有這樣的威力。后來我想到:一定是被病魔折磨得十分的痛苦,他才去尋求另一種刺激。也許抽煙喝酒是很好的刺激,捉蛇吃蛇、打架斗毆是更好的刺激,以至于挨毒打遭酷刑成為最好的刺激了。我真心疼小波,直到如今,我對二哥打罵小波的事仍耿耿于心,固執(zhí)地認為那病就是打出來的,小侄的死是給逼的。
小波還是個很懂事的孩子。我永遠忘不了那年我調(diào)往外地患病回鄉(xiāng)后,身體極度虛弱心情十分抑郁,不能上班工作甚至在城里難以生活,只好回老家養(yǎng)病。在那艱難孤寂的日子里,是愛侄與我日夜相伴度過了許多難忘的時光。那時他已失學在家,癲癇病不時發(fā)作,但他還是知道關(guān)照我,盡量讓我高興一些。每天陪我到山上或河邊散步,還給我講笑話取樂。那天我們一起走到了一面山崖前,我站在那里陷入了沉思,我突然感覺到人生關(guān)于生命的難以抑制的失落。這時,小波跑過來拉著我的手說:“三伯,你看這地方多好哇!明天我還陪你來玩呢!”我兩行熱淚就滾了下來,我感謝小侄對我的關(guān)愛和體貼,感謝小侄的堅強和勇敢給我?guī)淼母袆?。可是,愛侄呀!你卻這么快的,永遠的走了。把無盡的痛苦和思念留給了愛你的三叔!
愛侄小波是我離家在外時走的,但在千里之遙的異鄉(xiāng),我清晰地接到了他與我告別的信息。那天晚上,我在外地為一個即將去國外工作的同窗好友餞行。舉杯祝酒之際,突然頭痛欲裂,心如刀絞般難受。我恍惚地感到家中有不祥之事發(fā)生。急匆匆返回家中,已是第三天的上午,妻子說沒事,我又急匆匆地趕到母親家中。那天母親坐在炕里,眼睛紅紅的,臉上流露著隱忍不住的痛苦和疲乏。見了我還強作笑容的搭話,站在地下的小弟弟低下頭轉(zhuǎn)著眼淚走到外屋去了。我默默地坐在炕沿上,眼盯著母親問:“媽,家里有事了,是……”“啊,你知道了……”母親哽咽了。兩行淚水頓時滾落下來。“小波沒了,前天晚上,埋上了,沒敢告訴你……”接著母親說出了事情的經(jīng)過:晚上,小波在西屋和小妹玩耍,從炕沿栽到地下就昏迷過去了,二哥二嫂發(fā)現(xiàn)后,以為是癲癇發(fā)作,抬上炕蓋了件棉大衣各自回東屋睡去。第二天一早去喊,已經(jīng)睡過去了,身上涼冰冰的。然后,在屋地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還剩一點點酒的瓶子,聽后院開商店的講,小波下午買過一瓶酒。許是喝多了酒摔到地上造成腦血管破裂而致死吧!就這樣,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生命一個漂亮英俊的小男孩,從我們身邊永遠消失了,于是,村后青龍山一個荒草凄迷的小坡上,兀然增添了一座小小的孤墳。
小波燒頭七那天,我和母親沒有去上墳。因為母親有病,我的心太脆弱,我們都沒有勇氣面對那座凄涼的小墳。那天,上墳的人回來后母親說:“把孩子的東西都燒掉吧!”她怕睹物傷情。當大哥、二哥把那些衣服攏在一起點火燃著時,我默默地站立在遠一些的地方看著那裊裊升起的輕煙,淚水禁不住奪眶而出。煙霧朦朧中我看到了愛侄小波的身影漸漸的升騰而去,飄飄渺渺的升上了天空,于是,在我的想象中,就出現(xiàn)了另一個境界。我忽然體味到了人生如夢似煙的味道。幾縷輕煙靜悄悄地飄去了十五年的生命,飄不去的卻是我魂牽夢繞的思念和刻骨銘心的痛楚。啊,人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呀!
最難以承受的還是母親。常言道: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母親可算是個命苦的人,她的老兒子我的小弟弟,也是一個與小侄一樣聰明漂亮的男孩,在八歲那年患了大腦炎,最后勉強維持過來,成為一個殘疾人。而今在她花甲之年,視若掌上明珠的大孫子又突然離去,她老人家怎么承受呢?她是個剛強的人,但她還是一病不起了。三年來,她的身體非常糟,她見我總是說“怎么好好的就有了病了呢?怎么老也不好呢?”其實,我知道母親的心病,是想念她的大孫子。每逢年節(jié)我們聚在一起,彼此都知道在想什么,母親總是無奈地對我說:“別想他了,小波是去享福了,他活著多受罪呀!”說著她已經(jīng)哭了。有次我陪母親去舅舅家,舅舅家有一個酷似小波的小男孩,母親邁著蹣跚的步子走進院中,忽然停住了腳步,眼睛直直地盯著那個孩子,然后猛的轉(zhuǎn)回身來,站在那里久久地不動。她看到我也很難過的樣子,強作笑容地說:“不想他了。”但我知道,母親說這些那是她的一種自我安慰,當然也是對我的勸慰,其實,她不知道,這種自慰我也一直使用著。
小波離去的最初日子里,我頓時感到了這個世界的冷寂和凄涼。在生離死別的痛苦和無奈中我感到一切都失去了光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體重忽然下降了10公斤,幾乎不能正常上班工作了。那天,幾位朋友請我吃飯,其中一位信佛學佛的朋友對我說到三世成人的道理:大意是說能脫生個人不是一件易事,需要修好行善三輩子才成。我卻說:“如有來世的話,我寧可去做豬也不愿成人了。”朋友們都十分驚訝,我只好說出了我那時的真實感受,做人是最為不幸、最為痛苦的事,即使人間有許多可留戀的東西,有無數(shù)其他生命難以得到的所謂美好享受,但也都被這種巨大的痛苦全部沖折了。那是我讀了叔本華關(guān)于人生悲劇的哲學產(chǎn)生的體會。其實人生真的是很痛苦的,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無可奈何的生離死別,當然也包含著無意識而生,違意識而死的悲劇結(jié)局。
但是,我真的感謝時間這個偉大的天使,正是它永無停息地流逝沖刷淡化了生者的痛苦和思念,敷平我們難以愈合的心靈傷口,使我們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和活下去的理由。真的如古詩所言:“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在小波燒五七那天,為了了卻我與小波之間的一些心事,我給小波寫了一封信:
小波侄兒,你走了,三伯知道你永遠也不會回來了。對此,我無能為力,我仰天長嘆,我痛哭流涕。你是到另一個地方去了。那是一個美妙無比的世界,你在那里找到了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幸福。那里綠草茵茵,鮮花怒放,那里小溪清唱,百鳥歡歌。那里沒有疾病沒有痛苦,沒有無端的責罵和踢打,更沒有人世間的清規(guī)戒律??梢噪S便喝酒盡情抽煙,醉后可以隨心所欲的玩耍,逍遙自在的游蕩,瀟瀟灑灑地活著。啊,那是一個多么美妙的地方,三伯永遠祝福你……生時,你的爸爸媽媽按著世間的規(guī)矩來約束和管制你,他們可說是費盡了心機,耗干了心血,他們象我一樣是真愛你的人。但是,你最后使他們徹底失望了,你要理解和原諒他們。保佑他們過的更幸福一些。也許,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三叔最理解你,盡管我也曾約束你,不讓你抽煙不讓你喝酒,但從內(nèi)心我更疼愛你。也知道之所以那樣嗜煙好酒是為了沖折一下內(nèi)心的痛苦?,F(xiàn)在一切都好了,如果你去的地方真是那么好,你就盡情的抽煙喝酒吧!三伯平生不喜煙酒,但我愿把最好的煙酒奉獻于你的靈前,只要你能比在人世間生活得更快樂和幸福,就是最大安慰了。生時,你是那樣的痛苦不安,現(xiàn)在你終于求得了平靜,獲得了永久的安寧,我以一顆永遠愛你的心奉上我的祝福,請相信,有這么多愛你的人,你是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的……
因為我為愛侄的去處勾畫了一個美麗虛幻的類似天堂般的境界,所以,在以后的祭日里,我再也沒有勇氣走到那座實實在在的、坐落在村后青龍山上的小小孤墳前。直到如今我還不知小波到底埋在哪里。雖然每年春節(jié),我都要隨家人們到祖墳前去祭奠,但我總是默默地去,默默地回,不敢向兩邊看,也不敢問一聲:小波墳在哪?甚至還生怕他們告訴我那座長滿荒草的墳就是,我還是承受不了那個殘酷的現(xiàn)實。這幾年我很少回老家,不是因母親的搬出,也不是因我對故鄉(xiāng)的情淡了,而是我承受不了睹物傷情的痛苦。那個陪伴著我在大凌河邊戲水摸魚,青龍山上掏鳥捉蟲活潑可愛頑皮精靈的小男孩總是在我眼前浮動。確切些說,小波死后,我對家鄉(xiāng)那熟悉的山山水水,有了“近鄉(xiāng)情更怯”的感受。我不知哪天哪時,跌跌撞撞有意無意間的走到愛侄的孤墳前,親眼所見那荒草孤墳與我幻想出的美麗仙境的巨大反差會是怎樣的心態(tài)。
有一次在夢中見到了小波,他說他想念我,他很孤獨。從那以后,我曾想與父母商量把小波的墳遷入山頂?shù)淖鎵灷铩槭裁醋屢粋€孩子孤零零的躺在一邊呢?按鄉(xiāng)俗夭亡的孩子,不能入祖墳,那是規(guī)矩,除非給死人找媳婦成家??晌矣窒耄耸篱g都把婚姻喻為金絲鳥籠,我們包辦婚姻,讓一個15歲的孩子往陰婚的籠子里鉆,這人道嗎?
我對妻子說,等到四周年時,你陪我到墳上去看看吧!告訴二哥把墳好好的修一修,載上些樹,種上些花草,或者不等四周年,在春暖花開景色好些我們就去吧!
就這樣,青龍山上那座令我魂縈夢牽的孤墳,我的愛侄小波長眠不醒的地方,一直美好的存在我的心中,我也就一直未有勇氣走到它的面前。啊,青龍山那座孤墳,我不知你在哪里。
寫于小波三周年祭日
[責任編輯: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