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很多熟悉的東西,其實很陌生。比如石頭是人所共知的,但問你什么是石頭,你可能老虎吃天無從下口,或立馬語塞,或不屑一顧,或王顧左右而言他,極端分子可能抄起一塊石頭擲向提問者,說“這就是”。
化石的困惑
文化信使/王中原 編輯/雅賢
有很多熟悉的東西,其實很陌生。比如石頭是人所共知的,但問你什么是石頭,你可能老虎吃天無從下口,或立馬語塞,或不屑一顧,或王顧左右而言他,極端分子可能抄起一塊石頭擲向提問者,說“這就是”。查《現(xiàn)代漢語詞典》“石頭”條,它讓你看“石”的第一個義項,該義項曰:“構(gòu)成地殼的堅硬物質(zhì),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夠抽象的了,好在舉了“花崗石、石灰石”等幾個例子,于是形象清晰起來。你想刨根問底的話,它讓你參看“巖石”條。
比石頭更有趣的是化石。遼寧朝陽號稱化石王國,是第一朵花開放的地方,第一只鳥飛起的地方。在朝陽,化石甚至比普通石頭還多。作為朝陽人,我以為我知道什么叫化石。可是,看了一篇通訊,我覺得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化石。這篇文章是《北票境內(nèi)一山上發(fā)現(xiàn)植物化石帶》,刊于2016-05-21《燕都晨報》B01版。
“記者在拾起的一塊化石上看到,幾株蕨類植物化石躍然石面上”,看這句,拾起的這塊是化石,這塊化石石面上有幾株蕨類植物化石。
“而其它一些石塊表面上,也有一些尚未知道名字的植物化石”,看這句,其它石塊只叫石塊沒稱化石,但表面上有植物化石。
前后對比,兩者并無二致。為什么拾起的那塊叫化石,其它的叫石塊呢?“化石石面有化石”與“石頭表面有化石”有何區(qū)別?
“就在這兩株化石下方,還有一根植物的莖桿化石,類似沒了葉子的枝條形狀。”
“兩株化石”表明,植物化石論“株”而不論“塊”,那么魚化石就得論“條”了。問題是,一塊石頭上可見九條魚的話,就叫“九條化石”嗎?
我對化石沒有研究,只有困惑。寫出來,希望行家賜教。
小鏈接
王中原,男,漢族。遼寧省朝陽縣人,1947年出生。函授中文??茖W(xué)歷,中學(xué)高級教師,退休于朝陽市十五中學(xué)。系中國楹聯(lián)學(xué)會會員,《咬文嚼字》特約審校。同時,還是繞口令愛好者、研究者。為《中學(xué)生》《中學(xué)時代》《語文學(xué)習(xí)》《咬文嚼字》《演講與口才》《中國校園文學(xué)》等期刊業(yè)余審校數(shù)十年。曾助教育家修訂教材,為演講家推敲演講辭,為楹聯(lián)家斟酌平仄,為曲藝家完善腳本,為新聞出版總署及省級版權(quán)局做圖書編校質(zhì)量檢查……現(xiàn)已創(chuàng)作繞口令200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