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美味
文化信使/宋穎杰 編輯/肖萍 雅賢
桑葚,在我的家鄉(xiāng)又叫桑仁兒,果子未成熟時青青的味道略有點青澀,果子成熟時,顆顆桑粒都透著晶瑩剔透,黑黑的紫色,濃紫色的果汁甘甜爽口。
童年時的那個年代冬令水果很少,到了初夏時節(jié)農家盛產的桑仁兒、杏子、桃子、李子、山棗陸續(xù)成熟了。這些果子不僅成了童年時難忘的水果盛宴,也成了當時夏季小伙伴最快樂的時光,而那個透著黑紫色、甘甜爽口的桑葚,更是我和伙伴們的最愛!
上小學時,我們的學校在礦區(qū)工村里,通往學校的道路兩旁,是彎彎的小葉楊樹,就像沙漠里的胡揚,奇形怪狀。寬闊濃密的樹冠在工村道上,遮出了一片密密柵柵的林蔭,為炎熱的初夏時節(jié)灑下了一絲絲涼意。待果子成熟時,鄉(xiāng)下的果農便不約而同地背著一袋袋桑葚、青杏、桃子等水果,來到這片林蔭小道兩旁叫賣。
那時,糧食因按量供應,一般孩子多的家庭早餐大多吃不飽,常常是上午還沒到第四節(jié)課,肚子早已是饑腸轆轆了,只要聽到上午最后一節(jié)課的下課鈴聲,同學們便蜂擁而至地跑出教室、擁出校門向家的方向疾奔而去。但有時也是例外的,比如當他們看到道路兩旁新鮮水果發(fā)出誘人的果香時,就會不由自住地慢下奔跑著的腳步,于是在貪婪地吸吮中掏出僅有的幾分錢滿足一下自己對果香的渴望。
在那些果攤里給我記憶最深的是那個賣桑仁兒的老奶奶。老奶奶扎著舊時的綁腿,裹過的小腳上穿著年代久遠的小布鞋,脖子上圍著一條多年前的老式頭巾,頭巾四邊墜滿了線穂。老奶奶滿是皺紋的臉頰上,于黝黑中透出一點兒紅色,就象成熟的高梁記錄著歲月的成熟與蒼桑。只見她長滿老繭的手不時地擺弄著桑仁兒,黑黑的紫色沾滿了手掌,就像抹了一層紫藥水。在桑仁兒袋子旁擺著一本用過的小學生作業(yè)本,桑仁上面放著一支小白瓷碗。
現(xiàn)在我還清晰地記得,老奶奶的桑仁兒是二分錢一小碗。看著晶瑩剔透黑紫色的桑葚,伙伴們急忙上前掏出二分錢,遞到她的手里。老奶奶把錢接過來仔細地放進兜里,又熟煉地把紙圍成一個斗狀,把桑仁倒進里面,再用那只紫色的手輕輕按一按。伙伴們則異常興奮地用拇指和食指尖捏著桑仁兒一個一個地品嘗著、蹦跳著!
頃刻間老奶奶的桑葚布袋空了,白色的粗布袋變成了黑紫色。于是她把剛賺來的一枚枚硬幣掏出來擺在頭巾里數(shù)著,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進布袋里,最后笑意盈盈地走了,留下的是她略有點兒蹣跚的背影。
桑葚的印記,也是童年的一些難忘又快樂的回憶……
小鏈接
宋穎杰,網(wǎng)名梅花映雪,現(xiàn)就職于遼寧省北票市冠山管理區(qū)。愛好文學,常創(chuàng)作一些散文、詩詞?!督袢粘柧W(wǎng)》文化信使,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北票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北票市攝影家學會會員、緣聚遼西博客圈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