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wǎng)】網(wǎng)上看月圓

摘要:“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網(wǎng)上看月圓

文化信使/李文立  編輯/雅賢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這是流行于遼西的一句民諺。據(jù)我多年的生活經(jīng)驗的驗證,這條諺語接近于真理。

  上個世紀末的中秋節(jié)是在異鄉(xiāng)沈陽度過的。

  那應(yīng)該是我與妻子共同度過的第一個中秋佳節(jié)。良辰美景,本應(yīng)該與相愛的人同守花好月圓??墒且驗楣?,那天下午,我便在顛簸的旅途中了,火車一直往東走,穿行在遼西丘陵之間。似是陰天,期待月出東山的心就一直那么懸著。車進入遼河平原,豁然開朗,卻沒有見到長河月圓或星垂闊野,倒有些野鄺天低的郁悶,月亮在稀薄的云層中忽隱忽現(xiàn),捉著迷藏。

  這時童年的游戲及歌謠便反復(fù)固執(zhí)地鉆進我的思維里:

  星星。

  月亮。

  走到半道蹲下。

  天上有什么?月亮。

  河里有什么?青蛙。

  呱呱呱——

  這久違的游戲在旅途中便又穿越時空之河,便又看到那銀河瀑瀉的秋夜。我仿佛又回到那夜明如晝的小山村中,聽到那穿透夜空的母親喚兒聲,那孩提時的游戲怎么都忘記了?

  想此時在家鄉(xiāng)的小山村,定會有一群孩童在清脆的月亮聲中,是的,月光有聲。孩童們在如晝的月光中唱著“轉(zhuǎn)啊轉(zhuǎn)啊轉(zhuǎn)一圈,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然后是月樣的沉寂,突然一個女孩的笑聲笑破這遠古的沉寂,似月光的聲音,月亮的聲音好清脆。

  月亮光光,是的,月光有聲。

  火車播音室的播音員很細心,一首沖擊我靈魂的曲子在空寥的車廂回蕩起來,那是齊秦《絲路》。這首曲子占據(jù)我的心靈,打斷我剛剛萌發(fā)的思鄉(xiāng)之情。曲子盤桓著,久久揮之不去。這是一首適合于暗夜獨唱或相和的曲子:月升時星星探出夜幕,人能仰望就是幸福。

  人能仰望就是幸福。匆匆行走于世的人,有誰能時時仰望而不至于迷失呢?生活在高樓大廈霓虹閃爍中的都市人,誰還去關(guān)心那月的盈缺,誰還會有期待月圓的心情呢?月亮只活在傳說中,再也不會有人對月?lián)崆僭亼选H?,無一例外地要做井底之蛙嗎?囿于那一方小小的樂土,卻不再仰望那浩瀚星空,去發(fā)現(xiàn)宇宙之遼闊,去感受時光之久遠,去反思人類之渺小。傳說中那令詩人嘔心瀝血吟詠的嬋娟呢?怎么成了夜空中可有可無的裝飾品了?人是變得高大了還是渺小了呢?月還是照著李白照著蘇軾的月嗎?怎么就不見了詩人那豪情萬丈的詩篇?月,你只躲在故紙堆中閃爍著微弱的光芒、淡淡的暖意嗎?人,是不是太容易失去那仰望的幸福了!

  月亮不再是寄托相思傳遞懷念的那個嬋娟了,人們有更多的方式解決千里相思之苦,那還但愿不但愿人長久呢?多少年后,人們會不會在房間里做個做個紙月亮來對孩子描述嫦娥奔月的傳說呢?

  晚上九點多鐘我抵達沈陽,妻子在手機那端描述說家里的月亮好大好圓,從來沒見過這么好的月亮,站在六樓仿佛伸手就可摘到。妻子因為我而第一次關(guān)注頭頂?shù)脑铝?,其實月亮從來都是一樣的。我徜徉在遼展廣場,廣場上人很多,但從哪個角度都無法看到月亮,天空因為各種彩色燈光的渲染根本無法判斷陰晴,我不能憑借明月千里寄相思了。

  都市人拒絕月亮如拒絕月餅。月亮的形象只在古詩中栩栩如生了。我相信整個都市人沒有人象我這樣期待月出。我在子夜時分夢醒于客居的旅館,恍惚間,抬頭看到那月光照在床前,舉頭望明月,那么陌生,象是假的,人工造的氣球懸掛在樓宇之間應(yīng)景,那么委屈,月光也是被修飾過的。

  故鄉(xiāng)的月亮是不是也枉自圓了一回,沒有人似我充滿感激地拜月,沒有人似我,站在那龐大的月亮下面被撞得滿頭血涌,這時,就連那伴月的孤星也是一枚詩的種子,可以讓你萌生絲絲詩意,沒有人似我,月依舊圓,亙古不變,榮辱不驚。

  寫過明月幾時有的東坡面對今世的月亮還會吟頌?zāi)乔Ч沤^唱嗎?

  那個中秋我也看到過真切的月亮,那便是第二天在朋友的微機房里。當朋友戲言道:昨兒,看過月亮了嗎?想看中國最圓最美的月亮嗎?眾人沒有反應(yīng),麻木地用手敲打鍵盤。只有我一個人心動,當朋友三下五除二從鍵盤上敲出一輪明月時,我的頭便又血涌,那便是我的故鄉(xiāng)我的靈魂深處的圓月,那么綽約地懸掛于群樹之上,像是佛的拈花一笑。

  網(wǎng)上看月圓,看故鄉(xiāng)在靈魂深處鋪展開來。

  我們都是木頭人。

 ?。▽懹?999年中秋,發(fā)表在沈陽晚報)

小鏈接

  李文立,男,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學(xué)會會員。1985年開始寫作,有三百多萬字的文學(xué)作品。散文、詩歌、小說等作品在《家庭》、《南風(fēng)》、《演講與口才》、《遼寧日報》、《遼沈晚報》、《遼寧青年報》、《渤海早報》、《人生十六七》、《遼寧散文》、《遼西文學(xué)》、《朝陽廣播電視報》、《燕都晨報》、《朝陽日報》、《遼西商報》、《起點》、《紅袖添香》、《碧海銀沙》、《遼寧作家網(wǎng)》等報刊和網(wǎng)站上發(fā)表,并被《特別文摘》、《特別關(guān)注》等選刊轉(zhuǎn)載。歷時五年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泥蝶之舞》共106萬字,在《紅袖添香》小說網(wǎng)連載。所撰寫的風(fēng)光專題片、微電影在全國獲獎。詩歌、散文、小說作品入選朝陽新世紀作品選系列叢書。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