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棉鞋(三)
文化信使/時春華 編輯/雅賢
阿春把凍得通紅的腳伸進炕頭的小被子里,擰著身子,坐在飯桌前吃飯。她吃得很小心,蒸餃的香她是知道的,每次都故意吧嗒著嘴吃,可今天這蒸餃吃得沒了任何聲音。阿春一邊吃一邊支愣著耳朵聽。她聽見了媽媽開灶門的聲音,聽見了掏灰耙撞擊了鍋底,然后掏灰的聲音。她知道,媽媽所說的有辦法是啥辦法,就是在熱灰上烤,把濕棉鞋烤干。切,烤半宿你也夠嗆烤干,要是不把新棉鞋給干巴,何必費這個勁。阿春甚至沖動地想,一會上干巴家把鞋要回來。
媽媽忙活了好久才進屋,阿春的棉鞋在媽媽手里冒著熱氣,媽媽里里外外捏著棉鞋,嘆息著搖了搖頭。進屋走到爐子前,用手摸了摸爐蓋,把棉鞋放在了爐子上。好像想起什么,拿起棉鞋,在爐膛下方用小鐵鏟鋤了一些灰鋪在爐蓋上,重把棉鞋放在了爐蓋上面的灰上。
收拾完碗筷,喂上豬,已經(jīng)掌燈了。阿春牽過書包,叮叮當當翻著書本文具盒的,她要寫作業(yè)了。媽媽也叮叮當當翻著柜子,不知在找啥,阿春不愿意抬頭,找啥啊,找啥也找不出新棉鞋。媽媽說是上二娘家去有點事,叮囑阿春,看著點鞋,看著點爐子,不準瞎捅咕。阿春從鼻腔里嗯了一聲,依然沒有抬頭。
爸爸今天出門了,九點多了,媽媽還沒回來,阿春有些困,也有些害怕??伤幌肴フ覌寢專X得媽媽對她沒有對小干巴好了。阿春摸摸爐蓋上的棉鞋 ,潮熱潮熱的。這啥時候干啊。阿春掀起爐蓋,用捅條在媽媽扎過的煤眼里伸進去,擴了擴,一會功夫,那小黃煙兒就裊裊地冒出來了,又一會,看見燦燦的火亮了。再次把爐蓋蓋上,呵呵呵,還真準,那火亮正對著爐蓋上的眼兒。用手試試,比剛才略微熱了些。媽媽就是不如阿春聰明,這樣棉鞋不就干得快了嗎?
還真是有效果,棉鞋上的熱氣比剛才冒得快了。阿春拿個枕頭,趴在炕沿上,望著她的爐蓋上的濕棉鞋。她希望棉鞋早些干了,明早不耽誤她上學,小干巴的影子忽然出現(xiàn)在她腦海,她忽然間又覺得心氣兒不順了。恨恨地想:這爐子里的火苗竄上來才好呢,把棉鞋燒了才好呢,那樣,她就有理由要回給了小干巴的那雙棉鞋,那雙自己特喜歡,留著過年才穿的棉鞋。
棉鞋上的熱氣漸漸在阿春眼前模糊起來。
小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