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帆布兜
文化信使/時春華 編輯/趙盼
小的時候,最在意的就是爸爸的帆布兜。因為只要爸爸背起那個帆布兜或者是把它掛在自行車上,就表示爸爸要出門兒了。只要爸爸一出門兒,那帆布兜里,總能帶回好東西來。
爸爸去辦喜事的人家,總會帶回幾顆糖,要是去辦白事的人家,在兜子底兒,總會壓回幾塊果子,方酥啊、餅干啊什么的。后來爸爸上北票的市場去賣炕席、賣糧食,不論回來多晚,都要給我們帶回點兒稀罕物。那時候只要聽見大門響動,自行車“咣咣啷啷”進院的動靜,我們姐弟幾個就立刻精神起來。爸爸進了屋,就說:“都沒睡呢,誰給我焐焐手啊。”我們幾個全都縮到被窩里,覺得爸爸離開了才從被窩里探出頭來,卻發(fā)現(xiàn),每人的枕頭上都放著一個大酸梨。
后來我們漸漸地長大了,上學了。爸爸依舊帶著他的帆布兜出門兒、進城,照樣給我們帶回好吃的,我們上學用的本子、鉛筆、字典也源源不斷地從那個帆布兜里帶回來。
許多許多年過去了,那個帆布兜已經(jīng)淡出了我的記憶。忽然有一天,爸爸讓人給我捎來點東西,很沉,打開一看,綠布兜里面套著那個早已破舊的帆布兜,帆布兜里有兩罐蜂蜜,?是爸爸怕蜂蜜灑了弄臟了布兜,才在里面套上那個帆布兜的。
看到那個帆布兜,兜底已有些破損,利落的爸爸在四角上貼上了皮革,兜蓋上“為人民服務”幾個字還隱約可見……看著這熟悉的帆布兜,我感到無比親切,仿佛又回到了清貧但幸福的小時候?。
爸爸的那個帆布兜,我沒有扔,又裝在那個綠布兜里給他帶了回去,裝得滿滿的,沉沉的。我要讓爸爸在那個帆布兜里也找到驚喜,盼望驚喜,就像我小時候一樣。
爸爸的帆布兜,我一定常常把它裝得滿滿的,一定。
小鏈接:
時春華,女,遼寧省北票市大三家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1992年畢業(yè)于朝陽市第一師范學校,愛好文學,熱愛生活,熱衷于傳播社會正能量,是北票市作家協(xié)會,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遼海散文網(wǎng)會員,在北票市報有專版《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