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美老西溝
文/文化信使 李法明(遼寧喀左)
在遼寧喀左這個小地方,看花就去甜水溝,看山當屬鐵溝里。
悠悠鐵溝五十里,奇峰聳立,千山競秀。有喀左最高峰樓子山,有形如官印的官印山,有西藏僧人百里外發(fā)現(xiàn)的天然臥佛,也有元寶山,更有蜘蛛石等知名景觀。鐵溝里的風景,驚艷了歲月,更是陶醉了驢友們尋幽訪勝的眼睛。到鐵溝里看山花、品云雨、賞秋葉的自駕游客越來越多,鐵溝里用它那千萬年的造化神奇和四季變幻的超高顏值征服了到來的人們,知名度越來越高。
老西溝,是鐵溝里一條寂寂無名的溝,我到過鐵溝里三五次,只是沒有想到過從那個長著一片山楊樹的公路右轉(zhuǎn),水泥道沿著綠柳青楊的影子消失在山彎處,也許是峰回路轉(zhuǎn)別有洞天?我不曾想過!
前幾天五一放假,我搭乘好友天輝的私家車臨時組團去鐵溝里看看。我和天輝來過鐵溝里幾次了,只是輝嫂和她的姐姐倒是第一次來。過了羊角溝鎮(zhèn)鐵溝門村的影壁山就進入了鐵溝里的范圍。影壁山山如其名,形如農(nóng)家門前的影壁墻,有幾分神似。據(jù)說當年日本侵略中國時,鬼子把鐵鉤里的人驅(qū)趕出來集中管理,集家并村鐵血統(tǒng)治,形成的人圈遺址就在影壁山山腳處,后來鐵鉤里出了抗日英雄李天德……
過了影壁山就是歪脖子溝,我在這上班時鄉(xiāng)里組織到這里挖過釩石,依稀記得溝里的人家依山而建,稀稀拉拉的,人家也不多,倒是就地取材的青石墻有些特色。滿足輝嫂的愿望我們開著車時而前行、時而轉(zhuǎn)彎,兩側(cè)的山峰形態(tài)各異,山坡的植被閃耀著嫩綠的光輝,太陽不是很足,倒是適合拍照??茨切┦^壩多漂亮!趕緊停車我拍個照……
鐵溝里可以稱為風景如畫,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山峰生紫氣,石崖有寒樹,山腰是郁郁蔥蔥的榛子、柞樹等。如此豐富的植被孕育了最優(yōu)質(zhì)的空氣,可以說:鐵溝里,一個可以深呼吸的勝境!道邊有一小片山楊樹,原本嫩綠的葉子失去了曾經(jīng)的鵝黃色,從明艷的少女漸漸地長大,變得風姿綽約起來。這一次,我們選擇了到山彎的那邊看看。
現(xiàn)在想一想,遇見老西溝是誤打誤撞,也就是所謂的緣分!
山溝也不是很開闊,兩邊的山坡倒是多了些厚重,進入溝口不遠處左側(cè)就是奇峰突起,看樣子好像是官印山后山的樣子,這大約是崔杖子境內(nèi)了。河谷里的石頭墻漸漸地多了,把河谷分割成一塊又一塊格子田。因為河谷不是很寬,格子田大多面積不大,畝八的居多,格子田早就播種完事了,順溜的田壟映襯著青色的石壩,還有翠綠色的山坡,倒是有了幾分清秀的樣子。
進入溝谷前行約兩三里遇到一個小村落,正有位大娘在門前的菜園里種園子,估計也就是豆角、西葫蘆之類的,山根處有個淺淺的水井,用水扁擔掛著水桶就能取水。大娘告訴我們這個村子叫小西溝,再往里走兩三里是老西溝,溝里后山有個佛爺洞,一定要去看看。
來鐵溝里就是放松,就是放下雜事放松地溜達。天輝在大娘門前停車,我倆信步前行,輝嫂她們姐倆和大娘嘮得熱乎,大娘告訴她們道邊的壩田里有野菜,山坡上有馬蓮菜,熱水焯焯包餃子滑溜溜的,有股清香味。于是溜達的隊伍減員了。我和天輝繼續(xù)向老西溝走去,河谷漸漸地寬了,一道道石頭壩依舊是守護著壩田。南山坡的梯田層層疊疊的,聽得見有吆喝著春耕的,但是因為地勢的原因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只是遠山如屏、近樹翠綠,陣陣淡淡花香隨風飄來,那是山坡間白色暴馬丁香的味道。
老西溝村的規(guī)模比小西溝大了不少,河谷兩側(cè)都有青石頭建的老式平房,院墻也是青石頭的,估計房齡在四五十年以上。青石房子多數(shù)也是閑置了,也有一些坍塌了,似乎訴說著曾經(jīng)的歲月榮光。村里的老人說:和別的村一樣,村里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掙到錢的就在城市買了房子離開了這個山溝溝?,F(xiàn)在在村里種地生活的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在這里生活了一輩子,舍不得離開。
順著老人的指點,我們從村東頭一處破敗的青石院子后沿著一條半米寬的石頭野徑上山。山路不時被毛榛阻擋,水流處有人工維修的痕跡,石頭墻既能阻水又能成橋,倒是一舉兩得。山坡間有一叢叢暴馬丁香,白色的花開得正艷,花香很濃,隨著風傳得很遠,在山腳的村里也能聞得到。南坡的梯田漸漸露出真容,一道道蜿蜒的青石壩順著山勢東西延伸著,消失在翠綠的樹林間。
隨著“之”字形的山路走了十分鐘,終于到了一處平臺,距離山頂還有七八米的樣子。平臺東西長約三十米,南北最寬處不到二十米,算起來也就七八分地的樣子。平臺北是一道石崖,高約七八米的樣子,石崖頂端的巖石縫里有幾株名副其實的崖柏,手腕粗細,估計也要有幾十年的光景才能長成這樣吧。石崖中間有個洞,和陜北的窯洞差不多的樣子,洞口大多被青石墻封著,有一個顏色斑駁的木頭門……
站在古樸的木門前,青石墻用水泥勾著縫,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和諧。門框上的對聯(lián)稍稍有些褪色:廟里無僧風掃地,寺中少燈月照明。這是多么應景的上等佳對!雖然對聯(lián)的墨跡連初級水平也沒有,但是這等心境絕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到的,看來高手在民間啊!
推開斑駁的木門,佛爺洞終于露出真身。洞是天然的石洞,高約四五米,寬處四五米,最深處約有七八米的樣子。洞里沒有燈,靠著手機的手電筒我和天輝打量著這座深山古洞,除了地面,其他地方看不出有人工雕琢的痕跡。打開木門,順著彌勒佛的目光看過去,南山的梯田層疊,翠綠的春樹滿眼生機,這就是佛陀心里的婆娑世界嗎?
沒有莊嚴的佛家道場,沒有晨鐘暮鼓的悠揚,沒有青燈只有諸佛,沒有清修的居士也沒有誦經(jīng)的木魚聲。只有一座山,寂寂無名地藏在漸漸寂寞的老西溝里。只有一道崖,守衛(wèi)著老西溝的歲月紅塵。只有一處洞,容納著老西溝人對佛的頂禮膜拜的所有美好愿望。正如村里的老人說的那樣:心里有佛就是平安!
我和天輝說:這樣的青石院子,這樣的山崖寒樹,這樣的田園風光,這樣的梯田奇峰,還有這山間的佛爺洞,還有如此清新的空氣,和北京郊區(qū)的畫家村相比,更多了幾分煙火味道。天輝回應道:老西溝,絕對是個天然的美人坯子,只是在這個鐵溝里寂寞得太久了。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老西溝會綻放出更迷人的色彩,這里的佛陀會拈花一笑,那將是又一個更加繁華、美麗的春天……
小鏈接李法明,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1975年生人。在遼寧省喀左縣五個鄉(xiāng)鎮(zhèn)輾轉(zhuǎn)打拼二十年,現(xiàn)供職于喀左縣營商環(huán)境建設(shè)局。喜歡讀書,愛好旅游,閑時弄花草,靜處賦文章。偶有文字見于報端,愿以文會友,短長互鑒!
[助編 秋水 責編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