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滿園火山溝
文/文化信使 李法明(遼寧喀左)
我到遼寧省喀左縣大營子鄉(xiāng)工作馬上就是八個月了,看過大梁下梨花的燦爛,也見證了甜水溝山櫻花的爛漫。我覺得2016年屬于大營子的春天也就該過去了,但是今天我去了火山溝,我知道我錯了,并且錯得離譜。
春天的工作終于告一段落,心情也隨之放松了。一天早上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一個朋友常對我提起的火山溝,也不知道那里的桃花開了沒有。于是我開始了這次美麗的旅行。
火山溝其實也是大梁下村的,只是地處金花山北麓,交通不是很便利,雖然前幾年在喀左電視臺《鄉(xiāng)村季風》播出過,只是時間久了,當時的記憶早已灰飛煙滅了。
開著車子沿興凌線從京沈客專施工對面的岔道向南行駛,途經(jīng)一片大棚區(qū)后進入散落的村落。村北面是一片不到盛果期的梨樹園,一米多高的枝上雪白的梨花開得正盛,一道道壩沿子四四方方的果樹坑說明主人的精心和厚愛,人不糊弄地地也將就人,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人勤地不懶吧。
散落的村舍大多是北京平房,房前屋后不時有一兩株大梨樹開著雪白的花,村舍掩映在梨樹伸展的枝丫間,公雞在墻頭上高聲地啼鳴打破了小村的安靜,一兩條寵物狗也隨著汪汪地叫了起來。
車子在有點擁擠的村間小路上向金花山方向順著溝向前,行駛約有三公里車子停了下來。村南頭的任家門前有一塊空閑地,正好用來停車。大門是鐵將軍把門,門口東側一叢榆葉梅開得密密匝匝,也印證了那句”春色燦爛”吧。高磊說:這家也是進山的果農(nóng),應該是上山干活了。
順著蜿蜒的山間土道向山上走,不過百八十米就是一片果樹臺田。一株株開著花的梨樹盡入眼底,樹齡也就七八年,梨樹修剪得很好,枝丫伸展采光透風。梨花較大梁下的安梨樹小一些,枝丫間沒有一片葉子,全是密密的小白花,我們也不認識是啥品種,隨手拍了幾張造型優(yōu)美的小樹。
爬上一段山坡,道兩邊都是臺田。有開過花的李子和杏子,也有含苞待放的桃花,還有那種開著雪白花的梨樹。樹齡都不是很大,但是看得出來侍弄得很精心。石頭壩沿子隨山形環(huán)繞,果樹坑依舊是方格相連,一棵棵一行行開花的樹在微風里搖曳,也許是用它們的激情詮釋著春天的魅力。
果園隨著山勢連綿不斷。果樹的修剪充滿美感,一個在修樹坑的大姐告訴我們那種開著小白花的梨樹是蘋果梨。我們小時候就吃過蘋果梨,脆脆甜甜的好吃又好存,大約是八月節(jié)前后才下樹,初秋的風吹過,蘋果梨的味道屬于初秋。這次見到了蘋果梨花,也算是長了見識。
山谷間的山坡也有不少安梨樹,也許是因為三面環(huán)山有點小氣候吧,這里的安梨樹花色依舊,只是枝丫間長出了嫩綠的葉子?;ㄈ~相間、嫩綠雪白相互映襯,別有一番韻味。山坡的臺田里也有樹齡很大的安梨樹,進山戶老田說:這些老梨樹一般的樹齡在五十年左右,他的看護房附近那幾棵老梨樹的樹齡超過一百五十年了,看著樹干不如村子里的梨樹粗壯,因為這山坡的土壤可是和村里的沒法比啊。
我看見一大塊由拳頭大小的鵝卵石組成的大石塊,老田說這里人管這樣的石頭叫籽石,倒是很形象。大石頭點綴在梨園間,倒也憑空多了一分韻味。老田說這一溝的果園是四家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生產(chǎn)隊解體時每家花了不到一百塊買下的。經(jīng)過兩代人的精心管理終于有了今天的規(guī)模。這條溝里能開墾的山坡基本全都利用上了,梨樹的品種有安梨、早酥梨、蘋果梨等十幾個品種,李子、家杏也都有十來個品種。如果年景好每戶六千余棵果樹產(chǎn)量能超過十萬斤。
老田領著我們順著果園的作業(yè)道向山里走,他告訴我們:梨花間長著淡黃色葉子的是京白梨,樹皮有點斑點的是早酥梨。房前的那片杏樹是麻杏,長的大大的味道非常好,道下溝邊的是大白杏,就是熟得晚,滋味也是不錯的。園子里還有杏仁可以吃的,只是說了我們也不認識,杏花已經(jīng)落了,青杏有高粱米粒大小了。
老田告訴我們:五月節(jié)前后早熟的杏就熟了,然后是伏果和早李子,接著早酥梨也長夠個了,屬于老田他們的好日子就到了。果園的采摘期一直持續(xù)到來霜,把安梨下樹了放到土窖里儲起來,一年的活計才算告一段落。只是忙完了秋收還要給果樹上農(nóng)家肥,入了數(shù)九又要張羅著給果樹剪枝了??磥砝咸锏暮萌兆右彩呛怪樽拥舻叵滤ぐ税険Q來的。
果園的作業(yè)路隨山勢蜿蜒向上形成環(huán)形,最后直接從山梁回到村南邊,老田說:這幾家進山戶為了修路打井每家都花了上萬元,每年幾家人還要維修,投入的人工也算不清了。滿眼都是一行行、一坡坡的梨樹,似乎蔓延的梨花麻醉了我們的神經(jīng),那些剛才還令我們稱奇的梨樹也是見的多了不以為然了。溝底是零星的山楊樹,嫩綠的葉子挺拔的身姿在微風里愈加綽約起來。
到了溝里的半山坡上,臺田依舊是工整得讓人贊嘆,各種梨花開得正艷,淡綠的、黃綠的葉子讓人看得神醉。這是離金花山最近的地方了,金花山挺拔突兀的身影聳立在松林之間。從梨樹園子望去,把盛開的梨花融入金花山的畫卷里,金花山的春天就變得更加富有詩意,我們也是找了合適的角度,把這濃濃的春色納入鏡頭。
兩個小時,我們行走在火山溝的畫卷里,視覺似乎有點疲勞,但是隨著路轉山回,視角也隨著變換,于是火山溝變成了又一個模樣。站在山脊上向西望去,又一條山溝映入眼簾,依舊是進山戶經(jīng)營的果園,梨花依舊白,春色依舊美。遠處是大梁下的西溝和北溝,也是大營子梨花節(jié)的“主戰(zhàn)場”,影影綽綽是過往的汽車和游人。
順著山脊往山下走,剛長出嫩葉的山榆樹葉子是淡淡的黃綠色,看著讓人心意飛揚。在高處給火山溝拍一個全景,只是手機沒那么強大也只好多拍幾張了。有一處背風向陽的臺田里,有幾株桃樹的花也開了,粉紅的花燃燒著我們的視線,我終于見到了桃花。桃樹修剪的是自然開心形,枝條大角度伸張,這樣的樹形通風透光桃子著色好,當然價錢也就上來了。
把石頭壩沿子當背景,把開花的桃枝納入鏡頭;把對面的青山當背景,把開花的桃樹納入鏡頭;把山坡的梨花當遠景,把初開的桃林納入鏡頭。老田看我有點投入,提醒我說,溝里的桃花有的是,對面山坡的臺田里他還新栽了一千多棵呢,用不了一周就能進入盛花期了。到時候告訴我再來,不是滿坡隨便照嗎。是啊,美景面前,我有些不淡定了。
火山溝的春色這么美,如果你要和春天有個約會,那就來火山溝看看吧。我想火山溝的旖旎春光一定讓你愛上這個靜謐的地方。
小鏈接李法明,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1975年生人。在遼寧省喀左縣五個鄉(xiāng)鎮(zhèn)輾轉打拼二十年,現(xiàn)供職于喀左縣營商環(huán)境建設局。喜歡讀書,愛好旅游,閑時弄花草,靜處賦文章。偶有文字見于報端,愿以文會友,短長互鑒!
[助編 秋水 責編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