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呼喚,你聽到了嗎?
文圖/文化信使 閔光榮(新疆石河子)
辦完愛人父親的喪事回單位上班,同事相約周末去山里避暑游覽,順便散散心。
驕陽似火的七月,大西北得天獨厚的納涼去處是躲進大山里,這是我們地區(qū)的特色優(yōu)勢。早上9點半,從石河子市區(qū)出發(fā),奔向距離市區(qū)100多公里的沙灣鹿角灣風景區(qū)。
穿過鬧市街道,往西途經(jīng)近郊的某團團部,再向南行進,半個小時后,即在進入沙灣縣的岔道口看到了醒目的景點指示牌。由于前方道路檢修,我們只得繞到縣城外圍的狹窄小路進入通往南天山的大路。睛朗無云的天空下,準噶爾盆地開闊的地勢如寬廣的胸懷一般將山脈、河流與土地、莊稼攬入自己博大的懷抱。光禿禿的淺褐色山梁下,繁忙的運輸工人在一趟趟地搬運著開采的石子、沙粒。相隔一條平坦柏油路的對面是一片平整的農(nóng)田。收割后的麥田遺留的麥稈在陽光照射下泛出金黃色的光芒,像童話故事里埋藏寶物的金山,耀眼而奪目。相鄰的玉米地里,1米多高密集排列的油綠色秸稈上綴滿了吐須的苞米棒,沉甸甸的,透出成熟的韻味與自豪的神態(tài),似乎一不留神就如“瓜熟蒂落”般會掉落到地面。此情此景讓人不由得想到即將迎來收獲的秋天??旖咏蕉说臅r候,眼前呈現(xiàn)出一條寬大的河道,夾在兩座低矮的紅色山丘中間,底部若隱若現(xiàn)、斷斷續(xù)續(xù)的溪水緩緩流動,悠閑而慵懶的模樣像一位惹人愛憐的小姑娘,赤腳走在盛夏的大漠中,搖擺著楊柳腰枝。這就是壯觀的“博爾通古大峽谷”景象。
車子在烈日下緩慢前行,沿著河床方向,漸漸看到了起伏連綿的天山山脈。遠遠看去,海拔1500米以上的群山地勢平緩,連接緊密。山坡上生長的耐旱灌木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挺立的身姿和舒展的姿態(tài)像是在期盼遠方客人的到來。繞著彎曲的山路爬坡上行,蜿蜒曲折而又坑坑洼洼的路面讓我不由得心生恐慌,擔心丈夫的駕車技術能否駕馭復雜的路況。轉(zhuǎn)過頭去看著旁邊愛人的面孔,倒也是鎮(zhèn)靜自若、泰然處之。好在沒過多久,即到達了某一處山峰的頂端。
寬闊平展的地貌讓我恍惚間以為是在山下遼闊無際的人工草場里。羊腸小道上,幾匹健壯的棗紅馬悠哉地散步,全然不顧身后行駛車輛的急迫心情。兩旁青翠茂密的草地被編織密集的鐵絲網(wǎng)結(jié)實地保護著,和其他區(qū)域嚴格區(qū)分開來。我不由得舒了一口氣,為沒有驚擾生靈而欣慰,為尊重自然的舉措而由衷贊嘆。車子拐了幾道彎,沿途錯落有致的磚紅色度假屋為景區(qū)增添了喜慶的色彩和熱情的活力。翻過了幾座山峰,一陣潺潺流水聲吸引著我們的視線。原來,是融化的積雪形成了湍急水流穿過冰溝小橋,流向大山深處的各個角落,滋潤和哺育著一方水土上生生不息的生命與萬物。抬頭望去,滿目青松翠柏矗立在灰黑色的山腰上,筆挺的樹梢與盤旋在山部頂端的朵朵白云交互融合,插入云霄,與天空凝聚成一體。
好一派壯觀的景致啊!我忍不住拿出手機伸出窗外即時拍攝,想要留住此刻賞心悅目的景色。
11點10分,終于到達了宿營地,和先行探路的“大部隊”匯合。一陣寒暄后,大家自由活動,有埋鍋造飯展示廚藝的;有三三兩兩結(jié)伴而行去登高望遠的。那一刻,我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走向漫山遍野,去探尋大西北奇特的景觀和不同尋常的魅力。在欣賞之余,內(nèi)心里生出一份憐愛和珍惜的情愫?;蛟S是恰逢百年不遇的高溫天氣,亦或是旅游旺季的緣故,大山深處已是游人如織,在分享清涼空氣的同時,營造了一場旅游盛會。天南地北的口音夾雜著音響里飛出的快節(jié)奏流行歌曲,一時間,好似來到了某個音樂會現(xiàn)場??磥?,投進大地母親溫暖的懷抱就如回到了家,輕松而愜意,一切煩惱皆拋之腦后。站在高高的山坡向下俯瞰,被侵蝕過的河床里沉淀著流沙與石塊,安靜的形態(tài)下掩映出一份沉穩(wěn)和大氣磅礡的壯闊。它是滄桑歲月變遷留下的印跡和回憶。兩側(cè)河沿上棱角分明的凹凸紋路如脈絡上刻出的“劃痕”,清晰中顯出堅毅和剛強的性格。它是堅守邊疆軍墾戰(zhàn)士頑強毅力的歷史記錄和“一鍬一鎬”建設家園的經(jīng)歷回顧。橫亙河底的羊腸瀝青小道攔截了對稱的河壩,也打斷了我的思緒。這條路將會通向山的那一邊盡頭處,延伸到很遠很遠……我不禁慨嘆,人類“愚公移山”的力量在進化的過程中如此的強大與波瀾壯闊,可是,在開發(fā)自然、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同時,是不是應當多一些生態(tài)平衡和造福子孫后代的思考與設計呢!
時代的進步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親近山川河流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孤寂的大山時刻惦念和召喚著日思夜想的兒女們,期望齊聚一堂,同享天倫之樂。但在殷切的呼喚聲中,我聽到了無助和無奈的嘆息。所以,在回家的路途中,記得愛護一路的風景,用青山綠水的潔凈環(huán)境回報養(yǎng)育我們的偉大母親。
[助編 明月 責編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