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壺口瀑布
文圖/文化信使 王鐵蘭(遼寧朝陽)
作家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情趣盎然,觀賞到泰山煙雨變幻中的奇特風光。寫了登泰山的雨趣和賞景的感受,有愉悅而無淋漓之苦。
筆者去年九月中旬去山西旅游,去壺口瀑布時正好趕上下雨。頂雨游覽,雖然不方便,但是看到雨中的壺口瀑布,真是別有洞天。感到心曠神怡,有一種不可言表的興奮。
壺口瀑布位于中國母親河中游,秦晉峽谷之中,壺口瀑布壯觀得很,是僅次于貴州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由于正趕上雨天,瀑布的水更加洶涌澎湃,寬達一百多米。一般游客都買個鞋套,望著眼前的一幕,我無暇顧及這些小事,迫不及待地快步奔過去。趟著黃泥,行走在壺口瀑布臨時搭建的“縫橋”。水從縫隙往上涌,橋晃晃悠悠,我有些膽怯,不敢往下看。盡管如此,也十分注意腳下,生怕腳插在縫隙里,一步一步往前蹭。二十多分鐘后,終于靠近壺口瀑布。忽見水面上涌起團團白煙,升得很高,河水從寬敞的河道兇猛涌來,猶如千軍萬馬,前呼后擁,發(fā)出震耳欲聾的響聲。濤聲轟鳴,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飛奔而下,顯得更加湍急,更加壯觀。由于離得近,風稍微一刮,瀑布水加上雨點撲面撒來,好涼爽。水霧繚繞,那飛奔的水花,破云而出,宛如天上的仙女,披著素紗,輕盈盈地下凡來。
定神仔細觀看,蜿蜒的河床上,似一條金黃色的巨龍,左右翻騰。然后又匯集在凹形的大槽里,這地方稱龍槽,河水從槽上又飛流直下。正如詩人李白的描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壺口瀑布有很多奇特景觀,有時會出現(xiàn)三條叉流,這就會形成多股瀑布。同樣水氣遮天,氣勢磅礴,美侖美奐。有一首詩寫道:“玉帝把壺誰不尊,山呼雷動謝天恩。九州飛濺瑤池液,一醉炎黃萬古春。”這首歌頌黃河的詩,可以說是壺口瀑布的真實寫照。
黃河壺口瀑布以雄偉壯觀聞名世界。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壺口瀑布則是母親的精髓。一邊被壯觀美景陶醉,一邊遐想。為什么壺口瀑布能集納海,河,瀑,泉,霧所有水的形態(tài)?猜想可能是造物者要把這小小的壺口濃縮一個整個黃河的洶涌澎湃吧!
望著這壯觀的壺口瀑布,我想:好的景物既能表現(xiàn)大自然的雄偉瑰麗,又能滿足游人視覺上對美的追求。壺口瀑布一游,既沒有雨中淋漓之苦,也沒有黃泥粘腳之惡。讓筆者感悟到黃河的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的精神,不正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嗎?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9/0312/20190312071935372.jpg)
[助編 明月 責編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