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海南島(二)
——天涯海角
文化信使/吳守貴 編輯/繁花似錦
12月27日上午,旅游團來到天涯海角旅游區(qū)。在眾多的旅游景點中,天涯海角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旅友們都迫不及待地紛紛要求先游覽這個景點。當年沈小岑一曲《請到天涯海角來》讓人們對這個地方有了深刻的印象,還有那些關(guān)于天涯海角的美麗傳說也增加了人們的好奇心。
天涯海角游覽區(qū)離三亞市26公里,位于馬嶺山下的天涯海角,前臨大海后倚群山。這里碧水藍天融為一色,煙波浩渺,漁舟帆影,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風景如畫。在這個景區(qū)除了欣賞椰風海韻外,更吸引人的是那幾塊刻有“南天一柱”、“天涯”、“海角”字樣的著名巨石。它們傲然雄峙在海濱,已成為海南一絕,去海南旅游是必定要看的。
天涯海角不同于三亞其它海灣,它以石見長,沙灘上上百塊奇石聳立,天涯石、海角石和南天一柱等,每一塊石都有一個動聽的傳說故事,更被冠以愛情石、財富石、平安石、進步石和幸運石的稱號。因此,到了三亞,就一定要去天涯海角,尋找自己所期望的那一塊巨石,祈愿自己的人生更加圓滿。
林立的礁石或立或臥,形態(tài)各異,是其它港灣所少見的,為平緩的沙灘增添了美感,成為人們爭相拍照的最好道具。天涯石,也稱作平安石,方方正正的天然巨石,被當?shù)厝艘暈槭妫擎?zhèn)守南海的,所以,在這里可以祈求平安。海角石,是最高最尖的石頭。據(jù)說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瓊崖守備司令王毅題寫了“海角”兩個字,欲與日本侵略者背水一戰(zhàn),但不久日本戰(zhàn)敗,最后王毅作為海南島的受降將軍接受了日本的投降,因此海角石又稱為幸運石。
“天涯”和“海角”是一個石群,關(guān)于它們也有很多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對熱戀的男女分別來自兩個有世仇的家族,他們的愛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堅決反對。為追求愛情的幸福,他們逃到海南三亞。此時,前面是茫茫大海,身后是追趕而來的眾家丁,兩人無路可尋,便相擁奔向大海。此刻,電閃雷鳴、風雨大作,一聲巨響,所有的人都被劈成了石塊。聽說,相互依偎立于海邊的刻有“天涯”和“海角”的兩塊巨石就是當年的這對戀人,那些包圍著他們的小石塊就是眾家丁了。
這段故事是很動情的,后來男女戀愛常以“天涯海角永相隨”來表明自己的心跡和對愛情的忠貞不二。
漫步在海邊,穿行在礁石間,每一塊巨石都刻有年代的印記,流淌著美好的傳說和佳話。千百年累積下來的文化,在這一刻凝聚成深深的天涯海角情結(jié),這也是人類情感的一種寄托吧!
古時候,交通閉塞,海南島離京城遙遠,“鳥飛尚需半年程”,人煙稀少、荒蕪凄涼,封建王朝便把這里作為流放“逆臣”之地。據(jù)說,僅唐宋兩朝,被流放到此就有四五十人,其中有不少是著名的歷史人物。如唐朝的楊炎、李德裕和劉納言等。宋朝的李綱、趙鼎、胡銓、李光和蘇軾等。他們面對荒山僻壤和水天相連之地,懷著遠走天涯海角,去而難歸之感,不免會望海興嘆!唐朝一代名相李德裕曾賦詩道:“將相當時任獨專,勛名誰似兩朝賢。天南出謫一萬里,朋黨相侵四十年。”傾吐了當時被謫的際遇。
如今的海南再也不是“鳥飛尚需半年程”的荒蕪之地了。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早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鐵路、公路、航道和航線四通八達,打造全球旅游省正在穩(wěn)步推進……
(本文圖片由潘北梅拍攝)
[責任編輯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