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冰塘峪大峽谷
文化信使/王桂娟(葫蘆島) 編輯/明月
現(xiàn)在的人們都想到外面走走,出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一來陶冶情操,二來健身。
我也想趕趕時髦,出去走走。
我把這想法說給了朋友,真湊巧,朋友也這樣想的,一拍即合。星期天,我們四人隨旅游團到秦皇島冰塘峪大峽谷一游。
旅游團的車隊從百貨旁邊的車站聚齊了預(yù)約的人們,清點好人數(shù),車隊很快出發(fā)了。
車子一路前行,我們一路觀看著風景。
初夏的早晨,溫度適宜,車子沿著海邊前行,海的盡頭映出了太陽,太陽光照在海面上,海水顯得金光閃閃,這時,天邊來飛幾只海鷗,時不時飛到水面上捉條魚兒,幾艘漁船悠哉悠哉前行著,十分愜意。
一路上觀看到的港口數(shù)不勝數(shù),周邊的漁村干凈整齊;齊整的農(nóng)田不斷映入眼簾。
路過大大小小的城鎮(zhèn)都是一片繁榮的景象。
車子把我們帶上了高速公路。
導(dǎo)游介紹了景點的風土人情和到各景點的注意事項,我們期待著能盡快的觀賞各景點。
車子下了高速公路,直奔景點的方向,遠遠看見景點附近的山峰連綿不斷。車往山里行,路旁有一條很寬的河套,河水所剩無幾,河里的大石頭全部露了出來,這些石頭好像是從山上被洪水沖下來的,久經(jīng)磨練,飽受風霜,變得圓潤光滑。
我們坐車上山,從山腳下到山頂,滿山都是蘋果樹,也不知道果農(nóng)是怎樣種的,滿山的果樹郁郁蔥蔥,讓人看了歡喜。
目的地終于到了,一下車,我們仿佛到了另一個世界。
青山環(huán)繞,好似一道大屏障,把大山谷圍成了一個世外桃園。
往山上望去,群山連綿起伏,山峰形態(tài)各異。有的像人頭;有的像蓮花;有的像棒槌;還有的好像從天上掉下來的石頭,巧妙地落在山頂,真讓人佩服大自然的神奇!
山上還有烽火臺,隔一段就有一座。
我上小學(xué)時,學(xué)過的《八達嶺長城》課文的圖片上就有烽火臺,(我沒看過真的烽火臺)是不是和它們一樣?我看還挺像。這烽火臺是不是萬里長城上的呢,也有可能吧!
這么高的山,還這么險峻,這烽火臺是怎么修的呢?
我默默地對古時的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贊嘆不已。
繼續(xù)往山谷里走。
路是水泥鋪成的,平坦寬敞,路的一側(cè)是高山,另一側(cè)是砌成的攔水壩,壩下面是河水,河水不太多,是從上游流下來的。
順著這條路往上走了很遠一段,不遠處的山上出現(xiàn)了一條瀑布,水聲是從這傳出來。白花花的瀑布從山崖上下來的,濺到石頭上變成了水霧,被風吹到我們的臉上,感覺涼絲絲的,舒服極了。
路的另一側(cè)是很高的山,山水順著巖石一股一股往下流,把我們走的路都淹沒了。
我們用小石頭壘起了小石頭墩,一墩兒,一墩兒,走在上面好不愜意。孩子們在上面走來走去,嬉笑著、打鬧著,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繼續(xù)往山上走,一座山擋在前面,水泥路順著山邊盤繞過去,到了山的背面,又是一番風景。
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圓形池塘。池塘的一頭是一座山,池塘的周圍是攔水壩,壩一邊是通往山谷里的路,壩的另一邊是通往山上的路,往山上爬,有木制的臺階,一級高過一級。我們順著木制臺階上了山頂。
站在山頂往下眺望,真是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池塘的水倒映著山,那真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啊!
下了山,是這山的背后,過了一座木橋,是一片綠茵茵的草坪。我們也和其他游人們坐在草坪上的小亭子里小憩。
橋的下面是河套,河水清得見底,河水不多,河套里橫七豎八地堆著各種各樣的圓石頭。
這些石頭好像是發(fā)洪水時從山谷上被沖下來的,久經(jīng)磨練,飽受風霜,不知道經(jīng)過了多少朝多少代,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變得如此圓潤光滑。那些大大小小的石頭有的被洪水沖到河套下游,有的搭在一起,它們底下形成石縫,汪成一潭水,水里面還有許多小魚兒。這些小魚兒,在這里好不自在。
人們給它們喂點食物,它們你爭我搶,真是有趣。
我們順著山路繼續(xù)往山上走,走過這座山,還是很遠的山谷,這里可不好走了,沒有水泥路了,人們正在開發(fā)。
因為時間的關(guān)系,我們也是走累了,不想繼續(xù)往上走了。
據(jù)導(dǎo)游說,上面山谷里有一個山洞,山洞里面有冰,如果誰生病了,吃這里的冰病就會好。
這是個傳說而已。
“冰塘峪”的冰字就是根據(jù)這個來的。
我們沿著山腳下的棧道下了山,一邊走,一邊回頭,戀戀不舍地望著大山谷,太美了!
我坐在回來的車上,還在回想著山頂上的烽火臺,寬敞的水泥路,河壩,上山的木制臺階,下山的棧道,還有懸崖峭壁上的“福、壽、祿”等不記其數(shù)大大小小的字……
這些不都是勞動者用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來的嗎?
我們的祖國山美、水美!
小鏈接
王桂娟,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以寫散文、故事、游記為主。
[責任編輯 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