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奇山
文化信使/吳守貴 編輯/繁花似錦
上初中時就聽說“黃山天下奇”。頭腦里就有了這個美好的印象。后來,凡是有關黃山的信息,不論是書刊、畫報、電影、電視劇等都愿多看兩眼,以便多了解一些,為將來有機會去黃山做準備。
老天不負夢想人,2001年4月夢想成真,單位領導安排我去鄭州參加建設部舉辦的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培訓斑,會后我同與會的大連站的夏、冷兩位站長去黃山一游。我們從鄭州乘飛機到合肥,夏站長的合肥朋友,安排一輛轎車把我們3人送到了黃山。
聞名中外的黃山坐落于安徽省南部,自古就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贊譽。黃山的奇秀俊美主要體現(xiàn)在它的四大絕景上,它們分別是奇松、云海、怪石和溫泉。
我們是從后山(云谷寺)山門上山的,為節(jié)省體力和時間,選擇了乘坐觀光纜車。纜車車廂基本是封閉的,像火車的悶罐車廂,一個車廂里站有一二十人,車廂在空中搖蕩,游人也在慣力作用下?lián)韥頂D去,不時發(fā)出驚恐的尖叫聲!工夫不大,纜車到達白鵝嶺終點站,我們仨走下纜車,提著行李箱從白鵝嶺一路游覽到玉屏樓景區(qū)。
站在觀景臺上,左有天都峰,右有蓮花峰,前有圣泉峰,后有玉屏峰。遠觀松鼠跳天都,孔雀戲蓮花等景,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黃山松非常有特點,為黃山“四絕”之首。它們都分布在海拔800~1800米高寒的懸崖峭壁上,在少土或無土的花崗巖縫隙中頑強地扎根、生長。它們與狂風、暴雨、雷霆、嚴寒和酷暑進行殊死搏斗,在浴血奮戰(zhàn)中,有的被削平了腦袋,成了平頂松;有的被砍去臂膀,成了獨臂松。我被黃山奇松所感動,隨口作打油詩曰:“黃山石怪長奇松,一半干枯一半榮。山近一邊枝不長,向陽一側(cè)郁蔥蔥。”以表對黃山松的贊賞之情。
還有那棵讓我大開眼界,大飽眼福的迎客松,高約10米左右,整棵樹看起來像一位好客的主人。粗壯的樹干中部一側(cè)長出兩根樹枝,好像伸出的兩只寬大的手臂,形狀還真像個人在做“請”字的手勢,歡迎到黃山旅游。迎客松彬彬有禮,形象可愛,不知感動了多少海內(nèi)外游客??捎姓l知道,它還是一位不怕風吹雨打、不畏山高嚴寒、不怕花崗巖擠壓與惡劣環(huán)境搏斗的英雄代表呢!
我們從山后上山,就得從山前下山,登山路線是不走回頭路的,行李箱不能寄存在山下,只能隨身攜帶。一開始還行,隨著山路越來越陡,路途越來越遠,行李箱也越來越沉重。只好各花100元雇個挑夫為我們背著行李箱,別看挑夫瘦小,但人家上坡下梁如履平地一般。
有人幫拿行李箱就輕松多了,我們向光明頂方向的排云亭進發(fā),去欣賞馳名中外的黃山云海。黃山的險峻山勢,黃山的奇松怪石隱現(xiàn)在云海之中的美感早在我的盼望之列了。
常言說: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前兩天剛下過雨,今天正好趕上雨過天晴,水氣升騰加上雨后霧氣未消,便形成了波瀾壯闊、一望無際的云海。黃山大小山峰,千溝萬壑都淹沒在云濤雪浪里,天都峰、蓮花峰和光明頂,也就成了遼闊浩瀚云海中的孤島。陽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諸峰之間,云來霧往,變化莫測。
由于時間限制,我們不得不戀戀不舍地告別排云亭繼續(xù)攀登光明頂……
黃山著名景點實在太多。就奇松而言,就有迎客松、送客松、黑虎松、探海松、團結松、雨傘松、夢筆生花松、夫妻松等。黃山的奇石、怪石,不僅數(shù)量眾多,而且形象逼真,既各具不同含義,也饒有趣味,主要體現(xiàn)在形似或神似的特征上。像“飛來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門”“松鼠跳天都”“鰲魚馱金龜”……黃山風光旖旎、美不勝收。短時間游覽也只能是走馬觀花,要想仔細欣賞沒十天八天是不行的。
百歲國畫大師劉海粟,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九上黃山潑墨山水,受益于黃山奇秀山水的靈感,畫出幾十幅世界級國畫。并作詩自述:“黃岳雄姿震古今,百年九度此登臨”。
黃山,中華民族之瑰寶,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小鏈接
吳守貴,遼寧省建平縣人。1950年5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6月畢業(yè)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熱愛文學,喜歡旅游。著有《夕陽韻語》《金秋韻語》詩詞集。2010年6月退休。2012年8月加入朝陽市金秋文學社,現(xiàn)為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朝陽市詩詞學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協(xié)會會員。
[責任編輯 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