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農(nóng)家樂
文化信使/瞿軍(四川) 編輯/昕晨
這些年,成都、綿陽等地的農(nóng)家樂去過不少,但也總覺得千篇一律,沒有多少獨(dú)特之處,且人工味很濃。而這次南充、永川之行,卻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一大早兒,應(yīng)當(dāng)?shù)嘏笥阎?,我們忙里偷閑驅(qū)車去大山深處的“中華茶藝農(nóng)莊”做客。朋友生于斯,長于斯,是一個質(zhì)樸且又健談的人。一路上,他不斷向我們介紹山中所蘊(yùn)藏的各種奇妙物質(zhì)。
開車爬了十多公里的山路后,回望山下,云山霧罩,連片的茶園層層疊疊,如梯田般延伸到山腳。正逢雨后云開日出,在暖暖的陽光下,云霧逐漸散開。茶林深處,便是茫茫無際的竹海。
這里方圓上百平方公里竹山,絲毫不亞于我曾經(jīng)去過的宜賓長寧竹海。
朋友興奮地介紹,電影《十面埋伏》中主人公在竹山林海間飛來飛去的場景,便是在此拍攝的。
我正為這接天碧綠的林海感嘆,卻見車行處大片山巖有火燒后留下的痕跡。裸露的山坡和黃土十分刺目,像一個人頭上不小心被剃了一塊大疤。
朋友告訴我,那是一場山火后的結(jié)果,所以林區(qū)防火十分重要。
沿途,我們不斷見到戴著紅袖章的森林防火員。竹海深處也隨處可見“小心防火”的警示標(biāo)語。
一行人也很自覺地沒有吸煙。
目睹那塊刺眼的光禿禿山坡,我向朋友提了一問:“拍片時在林海深處,那么多人,那么多攝影器材,包括還有吊著演員在空中飛來飛去的設(shè)備,砍沒砍過竹林?影不影響到竹林的生長?”
朋友回答應(yīng)該是砍了。但砍了多少,誰也不知。
我心里頓時感到有些遺憾,這樣豐美的竹林,如果隨意砍伐了,不能不說是一種對美的踐踏。
不過,朋友又告訴我,生活在此的山民都深知靠山吃山的道理,十分重視他們賴以生存的竹海保護(hù)工作。春季竹筍生長期間,嚴(yán)禁亂砍亂伐。打春筍也不能隨意行事,只能合理間伐。所以,想在這里品嘗鮮竹筍的美味,也是不容易的。
離開這片曾經(jīng)拍攝過影片的竹海,我們繼續(xù)驅(qū)車,往大山深處前行。
進(jìn)入林海間,路,完全是在高大毛竹的掩映下。
在一片更深,完全被云霧繚繞的林海里,便是朋友生長的地方。
“白云深處有人家”正應(yīng)了杜牧詩句描繪的景象。在這密林深處,但聞人聲,不見人影。陽光,正透過林梢和竹葉斑駁地灑下。
下車后,我們穿行連片遮天蔽日的毛竹林,入目處處皆是綠。面對眼前寂靜到極點(diǎn)的自然美景,老夫聊發(fā)少年狂,我忍不住在林海間奔跑起來,還大聲對著青山秀竹“哦火火”一陣長嘯。
遠(yuǎn)遠(yuǎn)的回聲,隨即便被竹海吞沒,卻驚了林梢棲落的不知名小鳥,引來幾聲啼鳴,更讓人體會到鳥鳴山更幽的意境。
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到這里的幽靜。這種靜,可以深入到人的心頭,更讓人醉在這深深的林海中。
又行一段山路。過小溪,踏落葉,便到了朋友引薦的一戶農(nóng)家。說是農(nóng)家,卻是三層小別墅。門前有花園,栽有桂花、玫瑰和石榴,還有占地三四百平米的魚塘。魚塘里清澈的活水,來自山澗,因此碧綠透明。在陽光照耀下,成群的錦鯉和鯽魚在水里游走、唼喋。
跟主人打完招呼,我們六七個人便在門前院子里落坐。殷勤的主人泡來一壺自家炒制的清明茶,一小杯入口,便覺口舌生津,滿腹舒暢。好水,才能泡出好茶。主人介紹,泡茶的山泉水是從竹林深處浸出來的。
很快,一桌豐富的農(nóng)家宴就在院壩里擺開。在樹萌下涼快處,我們品著主人陳釀的高粱桂花酒。琥珀色的桂花酒迎著陽光一照,晶瑩剔透,讓人不飲自醉。滿桌的農(nóng)家菜更是令人叫絕,有來自竹林深處採摘的鮮蘑菇,自然少不了鮮竹筍。有自家散養(yǎng)的土雞,自家做的老臘肉,盆盆碟碟,擺了一大桌。
在主人盛情下,大家大快朵頤。除了歸程要開車的朋友,每人半斤60多度的原度白酒下肚,居然沒有人大醉。
微醺之中,在陽光的親吻和山風(fēng)的輕拂下,更讓人感覺仿佛罝身世外桃園和人間仙境。
我不斷感嘆,不斷羨慕!
下午兩點(diǎn)多,一行數(shù)人,依依不舍地告別主人,告別林海,告別了大山深處的人間仙境,踏上歸程。
小鏈接